视审度势科学发展 以优异成绩迎接国庆60周年

来源:侯英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5:25 

同志们:

这次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及省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国家及省两个“海十条”精神,总结2008年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09年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8年全省海洋与渔业在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中稳步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08年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及严重浒苔灾害等重大不利因素,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科学管海水平进一步提升,渔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海洋与渔业经济平稳增长。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5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占全省GDP16.7%。水产品总产量达749.1万吨,比上年增长5%。渔业经济增加值855.7亿元,增长20.1%。渔民人均纯收入达8816元,增长8.4%。海洋与渔业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把握工作大局,创新发展思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概括起来,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实施海洋经济战略。沿海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把实施海洋经济战略作为一项重大职责任务,积极做好有关协调、配合和服务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系统上下大兴调研之风,积极参与了省政府关于海洋经济发展、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专题调研活动,就山东海洋主导产业的定位、战略重点、扶持政策等提出了意见建议。省厅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了沿海市县长海洋经济战略培训班,贾万志副省长亲自作了辅导报告,这次培训活动产生了良好反响和深远影响。一些市县也举办了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培训班、研讨会,各级政府发展海洋经济的意识明显增强。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当前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形势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海洋综合管理思路和集中集约用海的重大决策。

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积极探讨集中集约用海的新路子,经过初步勘查调研,提出了全省集中集约用海框架性意见和草案,并召开座谈会进行了研究讨论,为海域管理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下了重要基础。一些地方初步走出了集中集约用海的新路子,如潍坊市、滨州市在沿海集中规划建设一个滨海新区,限制其他地方对岸线的分散占用;日照市坚持保护北部自然岸线,集中开发南部一段较短的岸线,发展临海产业。这些实践为全省工作积累了好的经验。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为钢铁、港口、石化、核电、风电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涉海项目提供支持保障工作。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为响应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开通用海审批“快车道”,对于国家重大项目,在严格把关的同时,提速办理。全省新审批建设用海面积1600多公顷,新上了81个临海建设项目,总投资达 470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围绕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全力做好海洋与渔业服务保障工作。百年奥运,世人关注。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众志成城,积极参与有关服务保障工作,打了四场漂亮仗。

一是围绕青岛奥帆赛做好水质保障,加强赛区及周边海域环境监测,奋力战胜浒苔灾害。制定了山东省奥帆赛区及周边海域水质监测方案和海上飘浮物打捞、赤潮防治应急预案,青岛和烟台、威海、日照等市按照分工认真组织实施,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发布和处置工作。设立了临时禁渔区,加强渔船管理,为奥帆赛场提供保障。青岛奥帆赛区邻近海域发生严重的浒苔自然灾害以后,沿海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讲政治,顾大局,积极作为,迅速反应,打了一场硬仗、苦仗、漂亮仗。提出了科学合理治理浒苔思路和打捞方案,试验和改造了打捞网具,极大地提高了浒苔打捞效率。青岛和威海、烟台、日照等市海洋与渔业部门紧急动员,迅速组织2000多艘渔船和上万渔民群众、干部职工,与驻鲁部队、社会各界一道,奋战3个月,累计清理浒苔140多万吨,为保障青岛奥帆赛、残奥帆赛的顺利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山东海洋与渔业队伍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二是围绕奥运会食品安全保障,严格质量监管,确保供奥水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根据农业部、省政府部署,有效组织了“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制定了行动实施方案,严格供奥水产品企业和产品筛选,严格对企业和产品现场检查,组织完成了189个样品的监测,扎实开展助奥水产品质量安全特殊监管,圆满完成了助奥运、保质量、保安全的目标任务,确保了供京供奥水产品数量充足、质量安全万无一失,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的表彰。

三是围绕奥运会通讯安全保障,积极开展海底光缆巡护行动,保证通讯光缆安全运行。按照国家海洋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部署,制定了奥运期间海底光缆巡护执法行动实施方案,组织海监执法船对中韩、中美和烟大光缆海域进行巡航检查,强化海底光缆巡护工作,巡航里程达1.2万海里,监视驱离和检查船舶1200余艘,圆满完成了任务,确保了我省辖区内海底光缆的正常运行。

四是根据奥运会活动的总体部署安排,奥运期间在京成功举办了海洋经济新闻发布会。经过认真筹备,省政府在奥运期间举办了全国唯一的海洋专题新闻发布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仁元率团向境内外新闻媒体介绍了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情况,100多家国内外新闻单位到会采访,新华网、人民网等十余家主要网络媒体做了现场同步直播,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利用奥运平台,展示了山东海洋大省优势和良好形象。

(三)创新海洋综合管理机制,提高依法科学规范管海水平。着力推进海域使用规范化管理,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突破。各地认真落实国家海洋局《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努力节约宝贵的自然岸线,全年通过优化平面设计核减用海单位申报的自然岸线达1200余米,核减建设用海面积33公顷。加强海域管理制度建设,省管用海项目全面实行了受理前现场勘查、受理后社会公示、论证环节外业监督、批复后公告和用海项目竣工验收制度,提升了海域管理规范化水平。沿海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加大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力度,全省征收海域使用金7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烟台、威海等地积极探索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全省累计利用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已达25亿元。全省海岸线修测成果报经省政府批复,界定了陆海管理线,为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打下了重要基础。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省及沿海七市建设完成了海域动态监管系统,实现了国家、省、市三级联网。在全国率先开发了养殖用海电子图示系统,实现了对全省养殖用海的动态监控。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会同纪检(监察)、人事、财政等部门,认真宣传贯彻《海域使用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制定具体实施意见,为依法管海用海提供了新的武器。

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趋于好转。省政府批准印发了《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科学利用海洋环境资源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由乔延春副主席带队,省政协组织视察了海洋环保工作,就近岸海洋生态保护向政府提出了建议。各级按照省厅部署,努力完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体系,全省已建立省市县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站)23处,省市两级机构均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扎实开展入海排污口检查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初步摸清了海洋污染源状况。认真履行监管责任,积极做好海域环境质量监测预报,严格海洋工程和倾废审批,努力推进海洋保护区管理和胶州湾、莱州湾等生态综合治理。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补偿研究。制定了全省海洋与渔业保护区规划,新建海洋特别保护区7处,全省已建立各类海洋保护区20处,保护区总面积达115万公顷。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清洁、较清洁水域面积占近岸海域总面积的9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加大海监执法力度,有效维护了用海秩序。扎实开展“海盾2008”专项执法行动,查处了一批违法用海案件,并依法进行了严格处罚。在抓好海盾专项执法行动的基础上,各地还组织开展了养殖用海、海洋生态监控区、入海排污口、已审批用海项目专项执法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全省共检查用海项目6200多个,查处违法违规用海案件230余起。

(四)坚持生态高效品牌发展理念,大力培植渔业优势主导产业。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各级把渔业资源修复作为为群众办的实事之一,力度不断加强,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全省投入资金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省级以上投入7080万元。全社会增殖各类水产苗种160亿尾(粒),其中列入各级财政计划支持的22亿尾(粒),对虾、海蜇、梭子蟹、底栖贝类资源明显增长,局部海域形成小渔汛。新建人工鱼礁项目13个,全省人工鱼礁累计达16处,建成礁体1290余公顷,造礁142万空方。

水产品健康养殖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优势主导养殖品种规模进一步扩大。海参、对虾等十大优势品种产量达279万吨,占海水养殖产量的75.4%。其中,海参、对虾、梭子蟹、扇贝、菲律宾蛤五个品种年产值均超过30亿元。海参养殖面积发展到3.4万公顷,产量6.1万吨,产值106亿元。全省池塘养殖、筏式养殖、底播增殖稳步发展,工厂化、深水网箱养殖效益显著。新建省级以上健康养殖示范区55处,总规模已达122处,面积4万多公顷。东营市规划新建了210万亩以上的现代渔业示范区,当年起步区建成4万亩。潍坊市成功开发海上筏式养殖16万亩,取得了良好效益。

渔业标准化生产步伐进一步加快。组织制定了10项苗种繁育、健康养殖标准,全省已制定地方渔业标准122项,覆盖了主要养殖品种。新建海参、海带等9个品种19处省级标准化基地和3处水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认定无公害产地515个,认证无公害产品822个,无公害产地面积已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