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俄北极联合科考凯旋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11-01 16:32:06 

历时46天、远航6500余海里后,第二次中国、俄罗斯北极联合科学考察近日完成预定任务返航。本航次,我国首次实现了在北冰洋的“冰工厂”拉普捷夫海的海洋地质研究,获得了北极“东北航道”三大关键海域的水文气象资料,成功开展了北冰洋东西伯利亚陆架浮游生物多样性调查,为助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拉普捷夫海地处俄罗斯北极陆架的中心,受北极大河——勒拿河的输入影响显著,冬季广泛发育陆架冰间湖过程,是北冰洋最重要的“冰工厂”,也是研究北极大陆与大洋相互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海区。科考队员在拉普捷夫海获得了从勒拿河口-陆架-陆坡-深海盆地断面的沉积物样品和悬浮体资料,将有助于全面认识该海域的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演变规律。科考队员还现场调查发现了该区夏季底层发育明显的雾状层,这对认识该区域的物质输运过程及其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航次还获得了北极“东北航道”关键海域沿线的水文气象资料。北极海区是世界上海雾发生次数最多的区域之一,海雾会影响北极海-冰-气边界层的热量分配,并对过往船只的通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航次对北极东北航道的雾、雪以及低云等天气过程进行了观测,获取了这些天气过程的第一手光学剖面数据。

此次科考首次开展了横跨东西伯利亚大陆架(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沿岸放射性同位素化学示踪调查研究,完成了勒拿河河口-陆架-陆坡-海盆关键断面观测,系统获得海水镭同位素分析资料。同时,开展了跨越北太平洋-亚北极-北极地区的大范围、长距离、连续温室气体走航观测,为科学合理评估北极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提供了关键数据。

科考队员还开展了北冰洋东西伯利亚陆架浮游生物多样性调查,拓展了我国极地科考海洋浮游生物的调查范围,系统获得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微生物等样品资料,可为评估北极快速变化背景下的极区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依据。(岩 海)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content/201811/01/c7031.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