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成报告:从海洋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认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意义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8-10-19 15:09:46 

今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到山东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思想观念、实施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东部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是深刻把握大国崛起规律,顺应国内外发展大势的远见卓识

  占地球表面积71%的广袤海洋,是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获取发展资源的重要领域,是连接全球贸易和国际交往的交通要道。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预言“财富取自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当今世界已进入全面开发保护海洋的新世纪。历史证明,海业兴,则民族兴,国家强。

  从国际上看,海洋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新高地。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海洋在全球事务中的战略地位日趋突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施,全球3.6亿平方公里海洋面积中将有l.09 亿平方公里划归沿海国管辖,占海洋总面积约31%,标志着人类开发和保护海洋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竞相调整各自的海洋发展战略,试图在新一轮国际海洋竞争中抢占先机,谋求更大的海上战略利益。美国制订了《21世纪海洋蓝图和海洋行动计划》,奥巴马任美国总统后即制订第一个国家海洋政策,旨在加强海洋、海岸和大湖区管理,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欧盟发表了《海洋政策绿皮书》。日本把海洋作为立国之本。2007年越南制定了《2020年海洋战略》,目标是要成为东南亚海洋经济强国,到2020年海洋经济在越GDP中的比重达到53-55%。目前,世界贸易总值的70%以上来自海运,海洋和涉海经济已经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80%左右。

  海洋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重要舞台。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逐鹿海洋、竞争海洋、深度开发利用海洋乃大势所趋。进入 “海洋世纪”的21世纪前后,海洋划界争端、海洋渔业资源争端、海底油气资源争端、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以及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利用的竞争更加激烈。海洋政治经济领域的斗争直接影响海洋安全,形成以维护海洋权益为中心的军事防卫任务.局部地区出现争夺海岛主权、争夺管辖海域、争夺海洋资源的海上军事对抗或冲突。今后海洋领域的斗争将超出以往控制海上交通线、战略要地和通过海洋制约陆地的范畴,发展到以海洋空间和资源为中心的对海洋本身的争夺,成为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争夺。争夺海洋的力量将由单纯的军事武装力量发展到政治外交力量、海洋经济发展能力、海洋资源勘探开发能力、海洋科技力量与军事力量相结合的综合海上力量。

  从国内来看,以海洋为依托成为沿海区域发展战略的突出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国海洋事业得以迅速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开发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2008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29 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沿海地区积极发挥海洋优势,陆续制定了各种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如辽宁的“沿海经济带开发规划”,河北“曹妃甸工业新区”、“沧州渤海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和规划,广西北部湾发展战略和规划等。许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得到国务院的批准,成为国家战略性规划。目前我国东部沿海以占陆域国土不到30%的沿海经济带承担着全国40%以上的人口,创造着7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吸引着80%以上的外来直接投资,生产着90%以上的出口产品。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已经成为我国东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

  当前,国际海洋事务的发展变化错综复杂,海洋战略地位空前突出,海洋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由于海洋开发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维护海洋权益、争夺海洋资源的形势日益呈现出尖锐复杂的局面,我国海洋工作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岛屿主权归属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海上通道安全问题、海洋灾害和生态安全问题成为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面对中国海出现的激烈竞争与挑战,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大势所趋,海洋开发与保护呼唤能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从山东实际看,打造蓝色经济区具有独占的优势基础。山东是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在海洋方面具有优质资源富集、区域条件优越、科教实力雄厚三大优势。山东在全国乃至东北亚经济大局中处于重要的节点位置,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山东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各类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首位。山东是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核心基地,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一半以上。上个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海上山东”建设工程,这是我国第一个由省市提出的海洋战略,近几年来,又先后做出了建设“海洋强省”的重大部署、实施“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等,极大地推动了海洋经济发展。目前,山东海洋开发已经初步跨越了初级积累阶段,把区位、资源、科技和技术设施建设变成产业、经济优势,在资本运作、抢占国际、国内市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08年山东海洋GDP占省内GDP的17.2%,占全国海洋GDP的18%,居全国第2位。山东海洋经济的提升与发展将为我国探索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优势海洋产业为主旋律的蓝色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

  海洋世纪,凸现海洋;蓝色经济,引领未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谋远虑的,是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大势,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是在新一轮国际海洋激烈竞争中应对挑战,把握和抢占先机,谋求更大的海洋国家利益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二、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重大创新与突破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它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自身。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来看,发展蓝色经济是发展观念的重大转变和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要求。蓝色经济是以开发海洋资源为特征,海洋产业、临海产业和涉海产业为支撑的经济形态。蓝色经济更加注重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保护,更加注重海陆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把海洋作为和陆域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作为更为重要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开发个体,是海洋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视野和空间进一步引向海洋,发掘了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瓶颈的新途径。我国空间发展布局,从东部大开放、中部大崛起、西部大开发,拓展和延伸到海洋大拓展,将是发展战略上的重大突破。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战略创新,同时又拓展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层次和范畴,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新视角、新实践、新高度、新创新,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造,创新和发展,甚至可以说标志着科学发展观走向成熟,标志着党的战略指导思想进一步成熟和体系化。将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也将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增强山东在全局发展中地位作用的重大战略机遇。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的伟大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总揽全局,立意高远,精辟深刻,为丰富深化区域发展战略、促进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举办了多次海洋经济高峰论坛,制定出台了《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召开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会议,动员全省力量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总要求,山东研究确定要把山东半岛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势产业聚集区、滨海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形成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沟通黄河流域广大腹地、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增长极。这些目标定位准确,符合山东发展实际,符合全国发展大格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山东海洋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强大的海洋经济优势,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同时,充分利用倒逼机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是全省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思想观念大解放,海洋意识大觉醒,发展空间大突破。尽管全国沿海从南到北推出了“三大五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但是,与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的是,唯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以海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区,它突破了传统的重陆轻海的观念,树立了海陆统筹的新观念,是思想大解放,海洋意识大觉醒,发展空间大突破,改写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标志着海洋事务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根本利益;标志着海洋国防意识、海洋主权意识、海洋生态意识、海洋开发与保护意识、海岛特殊地理价值意识、海洋防灾减灾意识、海洋科技意识、海洋综合管理意识的大提高,标志着我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海陆统筹意识、海洋国际合作意识、海洋法律意识、海洋人才意识大增强。

三、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战略问题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不仅对山东有重要指导作用,对全国也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问题,需要把握好这样几个重大战略问题:

  (一)尽快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进一步统筹了海陆关系,既是对海洋战略地位的一次全新定位,也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的新突破。建议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列为国家战略,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全国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集中集约用海先行区、海洋生态修复示范区、海洋高端产业发展引领区,为全国海洋事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示范。

  (二)要注重规划先行,实现半岛蓝色经济区科学发展。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需要制定科学规划。这也是新一轮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山东省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建设海上山东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有良好的基础。要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快编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着眼于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强化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支撑,不断完善推动措施。要彻底转变观念,树立全局性的、整体性的发展观,努力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定位,在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中求突破,实现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的互动共赢。在制定规划中,应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不断提升规划建设的水平。

  (三)要坚持环保优先,走生态文明的蓝色经济发展之路。生态就是经济,生态就是GDP,而且是永远只会增值,不会贬值的GDP。目前,山东的海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海、渤海,包括胶州湾在内的一系列污染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的、有效的解决。要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付诸行动,落之实效。要严格限制污染企业落户;严格审查、坚决杜绝企业的不达标排放;强化生态建设和治理,加大生态修复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强检测、监督和执法力度,坚决防止盲目开发、无序竞争,绝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发展,要努力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子。

  (四)实施海陆统筹,努力做到海洋和陆域一体化发展。坚持海陆统筹,协调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应有之义。国内外实践证明,单纯的海洋资源开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有限的。只有坚持海陆一体化,将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均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才能充分发挥海洋经济的作用。要站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推进海洋产业、临海产业、涉海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遵循立足海洋、依托大陆、陆海联动的发展思路,把海洋资源优势和陆域经济在产业、市场、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把蓝色经济区纳入国民经济区全局统筹考虑,做到海陆统筹,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自然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培植海洋优势产业。山东有雄厚的海洋科技力量,海洋科技人才集中,为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提供了人才保证。要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创新,争取成为全国海洋科技创新龙头,引领半岛蓝色经济区科学发展。要通过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机制创新,突破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升级,大力培植海洋高新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重点加快发展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能源矿产、现代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海洋文化旅游、海洋生态环保等产业,实现海洋高新产业新突破。要在利用好国内资源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开发与合作,发展远洋渔业及其他国际海洋产业。

  (六)推进用海方式转变,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海域、海岸线等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重开发、轻保护,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盲目、掠夺式开发,势必给海洋资源带来灾难性后果。只有坚持科学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摒弃传统、落后、粗放的用海方式,大力倡导先进科学既高效利用资源又对环境影响小的用海方式。要大力推行集中集约用海,提高单位用海面积综合效益,优化岸线生产力布局。要集中集约开发利用港口深水岸线资源,集中集约使用船舶基地岸线,集中集约开发滨海和海岛特色岸线。要要建立资源开发综合评价制度,坚决保护珍稀资源。

  (七)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高地。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是关键。目前,山东海洋领域存在着海洋管理知识层次单一型人员多,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不足;传统型专业技术人员多,高新技术人才不足;普通理论型人员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不足的问题。要整合现有人才资源,抓紧制定蓝色经济区人才智力资源发展规划,有计划培育海洋高端人才。要制定蓝色经济人才智力引进计划,制定相应政策,做到引得来,留得住。要加快选拔培养高科技人才,加快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八)全面做好工程储备。建造胶莱人工海河对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无论从经济、军事、交通、生态还是其他角度来讲,都是一举多得。通过开通人工海河,形成人造环流,解决半封闭海湾水体交换问题,对加速整个渤海与黄海的水体交换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将为封闭式污染海湾的治理寻找出一条新途径。人工海河将为山东增加30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极大地拓展了省内的海洋资源;三是人造海河将开辟便捷的渤黄海海上直线通道,胶莱海河,将成为山东乃至中国的“苏伊士运河”,将拉动胶东半岛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这一工程已经列入国家发改委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建议山东省将这一工程纳入到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总体规划之中,作为重大工程储备。目前,这一重大课题已作为渤海保护规划的一部分,开展了先期研究,建议国家给以高度关注支持。

  (九)高度重视海岛开发建设。我国拥有7000多个海岛,山东半岛毗邻海域有326个海岛,而且山东长岛县是全国的12个海岛县之一,其特殊的地貌、环境、战略地位在全国海岛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古称“南有台湾,北有长山”,长岛不仅是国防重镇,而且是交通要塞,每天有300多艘商船途径渤海海峡,勘与马六甲海峡比类。长岛栖息候鸟、海豹等珍稀生物,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长岛风能资源、潮汐能资源丰富。因此,建议将长岛作为全国海岛开发示范区,积累经验,向面上推广。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