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生态促进蓝碳发展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10-11 14:55:53 

 威海倡议
  2018年8月28日~9月1日,2018“蓝碳倡议”国际会议在中国山东省威海市召开。本次会议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蓝碳倡议”(保护国际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共同发起)工作组联合主办,威海市海洋渔业局和威海南海新区管委会承办,浙江大学、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和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协办。
  来自13个国家的100多位蓝碳科学、管理和政策领域的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在会上达成如下共识:
  1.认识到海岸蓝碳生态系统在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中的多重价值,包括维持海岸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减缓气候变化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2.认识到海岸蓝碳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可以从大气和海洋中吸收大量的碳并将碳储存在生态系统中,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3.突出滨海湿地提供的其他生态系统服务,这些服务为当地社区提供社会经济价值,并推动对滨海湿地的保护和修复。
  4.认识到人类活动造成了海草床、红树林和盐沼的退化和丧失,亟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趋势并积极恢复蓝碳生态系统。
  5.强调需要进一步加强蓝碳生态系统监测、评估,将蓝碳纳入国家清单工作和政策中去,推动国家蓝碳研究和管理网络的建立。
  6.认识到海洋养殖在碳、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循环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应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深化对养殖固碳和储碳机制的认识。
  7.认识到海洋微生物过程将溶解性有机碳转化为难以被利用或降解的惰性有机碳,构成海洋固碳的一个重要机制。
  鉴此,与会人员就推动蓝碳发展的优先领域达成共识:
  1.支持研究以进一步了解海岸蓝碳生态系统在减缓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他滨海和近海生态系统,特别是大型藻类和浮游植物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潜在作用。
  2.鼓励关于海岸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框架、管理方法和资金激励机制的发展和实施。
  3.促进区域性、国家内和国际间的合作,推动蓝碳研究、生态系统保护、可持续管理和资金投入等。
  4.支持中国及其他国家就蓝碳核算、管理和激励机制等开展试点项目。
  我们呼吁与会专家加强蓝碳科学研究,开展蓝碳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呼吁与会专家综合评估蓝碳纳入国家和国际政策框架的机遇;
  呼吁与会专家支持蓝碳网络的发展;
  呼吁与会专家支持中国威海的蓝碳工作,推动蓝碳研究、管理能力提升和国际合作,以及这些内容的试点工作。

  聚焦亚太共绘蓝碳发展版图
  ——2018“蓝碳倡议”国际会议专家观点摘要
  在8月28日~9月1日召开的2018“蓝碳倡议”国际会议上,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13个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亚太地区蓝碳发展,就加强保护和修复海岸带生态系统,强化健康养殖和微型生物碳汇功能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与会代表的发言摘要如下,以飨读者。
  全球蓝碳政策体系建设及中国机遇
  ●莫里茨·冯·昂格尔博士,西尔维斯特气候联营公司气候政策部部长
  蓝碳政策包括创建蓝碳科学研究框架、建立综合性清单和数据管理系统、设立蓝碳保护和修复的激励机制等主要内容。引导蓝碳政策发展的国际性文件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以及多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发展蓝碳的机遇包括:将蓝碳纳入国家政策体系及“科洛尼亚”(Koronivia)农业工作项目、更新2020年国家自主贡献、将蓝碳纳入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等。
  美国将滨海湿地纳入温室气体清单
  ●史蒂夫·克鲁克博士,西尔维斯特气候联营公司湿地科学及滨海管理部部长兼国际蓝碳科学工作组联合主席
  美国将滨海湿地纳入温室气体清单的工作始于2016年。滨海湿地的报告运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方法学中的二级方法来收集30米精度和4个时期土地覆盖变化的信息,并通过文献来确定土壤的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确定本国的排放因子,估算了海水养殖业的氧化亚氮排放量,并计算了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湿地的管理活动或土地利用转变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减排量。计划未来增加生物量数据、更精细的土壤碳储量数据库,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以及更为精确的潮间带范围。还考虑增加海草床、蓄水湿地的通量,以及林业活动对于湿地土壤的影响等。
  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是履约的重要途径
  ●海蒂·佩丽丝兰,澳大利亚国际事务与贸易部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司环境处助理处长
  各国自主贡献考虑气候变化的国际政策框架,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或报告是各国履约的重要途径。温室气体清单包括废弃物,能源,工业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澳大利亚政府自2015年起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湿地增补指南》编制红树林和盐沼的湿地温室气体清单,以及水产养殖的温室气体清单。2018年,澳大利亚考虑增加海草床,并聚焦基建性疏浚工程活动。
  成立“蓝碳倡议”科学工作组推动政策发展
  ●艾米丽·皮金博士,保护国际基金会海洋与气候项目高级总监兼国际蓝碳科学工作组联合主席
  “蓝碳倡议”由保护国际、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发起,致力于通过滨海湿地的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来减缓气候变化,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项目来示范蓝碳在减缓气候变化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中的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蓝碳倡议”成立了由政府、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社区代表组成的科学与政策工作组,工作组成员编制了《滨海湿地蓝碳方法学手册》,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著作,为蓝碳纳入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提供指导,推动蓝碳科学和政策的发展。
  应进一步探讨蓝碳生态系统定义标准
  ●史蒂夫·克鲁克博士,西尔维斯特气候联营公司湿地科学及滨海管理部部长兼国际蓝碳科学工作组联合主席
  “蓝碳活动”应满足以下条件:生态系统固碳或者减排可累计到足以影响气候的程度;碳储量的变化和温室气体通量是可量化的;人类活动引起碳储量变化或者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管理提高固碳和温室气体减排是可能且可行的;不产生社会和环境危害;管理行为可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政策和国家履约行为。目前满足上述条件的蓝碳生态系统包括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潜在的蓝碳生态系统包括大型藻类、海水养殖、海藻场,但其是否满足蓝碳标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用好盐沼固碳的测定方法
  ●詹姆斯·莫里斯博士,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
  盐沼湿地的现存生物量不是生态系统中恒定的碳,现存的难降解的有机碳才是能被生态系统固定的有机碳。固碳速率与植物难降解有机质的生产力及其被固定到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数量成正比,被固定到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根系和地下根茎。影响植物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营养、盐度、淹水条件和水动力条件等,也会影响湿地的固碳速率。为提高生物量固碳速率测量的准确性,建议在生长季结束后估算现存量,并合理设定植物地下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比例、地下根系和地下茎生物量的比例,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周转率等。
  建立全球蓝碳生态系统版图
  ●艾米丽·兰迪斯,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滨海湿地战略规划项目主任
  美国大自然协会开展的全球蓝碳生态系统版图汇编项目将建立一套全球版图,以提供当前及历史上红树林面积和土壤碳,及潜在的红树林修复地等信息。全球土壤碳分布信息包括植被覆盖、数字化的高程、水温、潮汐高度、月平均悬浮物及红树林地形条件等,并初步估算出全球滨海土壤中储存着64亿吨碳。全球红树林观测数据版图提供了不同时间序列的全球红树林分布面积。全球红树林潜在修复地版图提供了红树林退化程度、红树林生境丧失的驱动力等信息,可根据环境、社会参数和未来情景模式判断红树林的可修复性。
  完善全球滨海蓝碳科学及数据网络
  ●帕特里克·麦格尼格尔博士,史密森尼环境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科研副主任
  全球滨海湿地碳研究网络旨在开发全球蓝碳数据共享的方法及其能力建设。通过建立开放的数据库、开发数据分析和解译工具、组织数据分析的研讨会、开发通讯工具等推动研究网络的建设。当前,加入该网络的成员包括全球多个国家的研究所和高校,已收集了1000根红树林和盐沼湿地的柱状土样,并建立了“潮汐湿地土壤碳版图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及“滨海湿地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两个数据库,用于支持美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工作。
  减少陆地施肥,增加近海碳汇
  ●焦念志,中国科学院院士
  看得见摸得着的海岸带蓝碳往往更吸引眼球(红树林、盐沼、海草等),而看不见摸不着的水体蓝碳通常被忽视或遗漏。尤其是微型生物主宰的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碳库,储量与大气二氧化碳相当,平均碳年龄约5000年。因此,倡导“减少陆地施肥,增加近海碳汇”,不仅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减排增汇,还可为解决近海长期存在的富营养化、赤潮、酸化、缺氧等环境问题提供抓手,更能为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价值核算和碳交易等提供量化指标。
  林业碳汇政策措施具有借鉴意义
  ●李怒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
  通过林业措施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共识。中国是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最快的国家,森林碳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美国;通过林业碳汇政策措施、林业碳管理、林业增汇减排计划以及探索林业碳汇为主的生态产品交易等,有助于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国蓝碳的发展应重视蓝碳的政策制定,加强蓝碳科学研究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计量监测体系,客观看待蓝碳进入碳市场交易并重视蓝碳的产权研究。同时,开展蓝碳的培训和科普宣传,挖掘蓝碳的多重效益并充分发挥其在生态和环境保护以及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等也很重要。
  以蓝碳研究促自然资源治理
  ●裘婉飞,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蓝碳研究可以从3个方面促进自然资源治理:通过蓝碳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可以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本底调查和监测;通过评估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所产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可以为自然资源资产评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和激励机制;通过探索建立蓝碳相关的市场机制,以及低碳养殖等产业的培育,可以为沿海地方蓝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机制,明确蓝碳发展的目标,以及相关的监测和报告机制。
  增强非政府组织在气候变化政策方面的作用
  ●金嘉满博士,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执行主任
  非政府组织(NGO)通过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的交流和国际合作项目、开发碳排放相关政策量化工具、开展可再生能源推广和发展、促进双边和多边气候变化高层对话与合作等活动,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实践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NGO在气候变化政策方面的经验可以为蓝碳提供参考借鉴:1.为政府制定更好的蓝碳政策提供建议与实践案例参考。2.发挥在政府与当地社区的桥梁作用。3.为更好的政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持,比如量化工具的研发等。4.加强双方和多边合作,推动蓝碳政策发展。
  红树林修复提升蓝碳增汇效益
  ●陈光程博士,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当前我国加强了对滨海湿地的保护,滨海湿地的开发活动被严格控制。与此同时,我国各级政府正在大力推进滨海湿地修复工作。这些湿地修复项目产生的“蓝碳”增汇效益对于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意义重大。在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时,可通过选择适宜的生境条件、合理搭配物种、优化种植技术,提升湿地的固碳效果。同时,近海海洋环境污染的控制也是发挥红树林湿地减缓气候变化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进入湿地的有机质和营养盐会促进沉积物的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增温效应会减弱红树林固碳的正面作用。
  构建中国蓝碳标准体系
  ●赵鹏博士,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蓝碳标准的制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公约相关机制的需求,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在滨海湿地方面的规定为蓝碳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机制奠定了基础。我国构建蓝碳标准体系既是履行国际公约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气候变化应对和减缓措施的具体指导。目前,我国该项工作刚刚起步,需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厘清基本科学概念,将国际规则转化为具体技术指南,指导蓝碳调查、监测和评估工作,为增汇和减缓措施提供符合“三可”原则的标准化方法。
  浙江洞头蓝碳项目取得成效
  ●吴嘉平博士,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
  温州洞头区拥有丰富的滩涂海域和蓝碳资源。2017年9月,洞头区政府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签署了《海洋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实施蓝碳项目,以查明洞头蓝碳基本情况、提升蓝碳保护水平、研发蓝碳增汇新技术和方法、制定区域蓝碳发展政策措施、推进国内外交流和合作,学习和推广蓝碳发展先进经验。该项目计划种植红树林、拓展大型海藻种植并开展海草床的恢复试验,有望每年新增固碳约21万吨、吸收约700吨氮和85吨磷,进一步优化区域生态环境。
  大型藻类养殖提升固碳潜力
  ●毛玉泽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大型海藻具有较高的光合固碳能力。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能力高于陆地常见灌木绿化树种和温带针叶林,甚至一些阔叶乔木树种。大型藻类在养殖过程中断裂或脱落形成的有机碎屑,部分沉积到海底形成碳封存,部分以惰性溶解有机碳的形式被保存,这些过程构成了大型海藻养殖过程的固碳机制。如海带收获后,可以从海水中移除碳、氮、磷,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其碳汇功能。未来,通过新品种/系选育可以明显提高海带耐受温度,从而增加海带等大型藻类的养殖面积,提升养殖产量和潜在的固碳潜力。
  贝类+大型藻类综合养殖是碳汇扩增的有效途径
  ●蒋增杰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滤食性贝类通过摄食、呼吸、生物沉积等生理活动强烈影响着海洋碳循环。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长牡蛎碳汇潜力研究表明,一只长牡蛎在360天的养成期中利用了水体中15克碳,最终形成了3部分的碳埋藏出口:其中3.6克储存于贝壳中,0.4克储存于软体组织中,3.3克固定于生物沉积物中;这些碳约占牡蛎养成期中总利用水体碳的49.1%。在合理配比的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综合养殖模式中,大型藻类能够利用贝类呼吸和钙化过程释放的二氧化碳,这可以成为实现海洋生物碳汇扩增的有效途径。


  (由本报记者 赵宁 整理)

 

 

查看原文:http://www.oceanol.com/keji/201810/11/c81643.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