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应对咸潮入侵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10-10 17:51:47 

■ 本报记者 方正飞


  长期以来,我国珠江口、长江口、钱塘江口等地深受咸潮之“苦”,近年来更有加剧之势。每年枯水期,三大河口水位下降,易导致海水倒灌,若同时叠加季节高海平面和天文大潮,将加重咸潮入侵,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影响。

  日前,为贯彻落实《2018年全国海洋预报减灾工作方案》,做好海平面上升对河口三角洲地区咸潮入侵影响评估工作,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预报减灾部相关技术人员赴珠江水利委员会辖属的珠江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万顷沙东水文站、横门东水文站以及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交流,并围绕珠江口的咸潮入侵机制研究、监测、预警以及应对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开展海平面上升情景下河口三角洲地区咸潮入侵影响评估与应对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进入10月,各大水系逐渐步入枯水期,枯水期正是三大河口咸潮入侵的频发期,如何抵御咸潮又将再次提上日程。



三大河口屡受咸潮侵袭


  咸潮,又称“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三角洲地区河海交汇处河道纵横交错,海洋大陆架高盐水团随潮汐涨潮流沿着河口的潮汐通道向上推进,盐水扩散,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

  咸,即形成咸潮。据了解,当咸潮发生时,入侵的海水使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几百毫克,甚至上千毫克,从而对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造成困扰。咸潮还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农作物生长。

  受潮汐、海平面和径流等因素的影响,咸潮入侵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季节。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三大河口共发生咸潮入侵过程100多次,长江口咸潮入侵近年来呈现出来得早、去得晚的特点,每年的9月至翌年5月都可能出现咸潮入侵,3月和11月入侵次数较多;珠江口咸潮入侵一般从9月-10月开始,翌年3月-4月退出三角洲,入侵较多的月份是1月、2月和10月;钱塘江口是典型的强潮河口,7月下旬至11月上旬,河口处于季节性高海平面期,径流量较小,是钱塘江口咸潮影响的集中时段。此外钱塘江口存在显著的连续丰水年和枯水年交替现象,如遇枯水年,咸潮上溯严重。



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入侵


  咸潮本属自然现象,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咸潮入侵的记载。进入20世纪,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我国咸潮入侵情况也出现了新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在海平面上升的累积作用下,沿海地区潮水沿河上溯加强。近年来监测表明,每到河口沿海海平面异常升高时,咸潮入侵更为严重。

  2009年2月中旬,上海沿海海平面较常年同期偏高124毫米,2月17日长江口宝钢水库取水口出现了近年最强的咸潮入侵过程,最大氯度值达1334毫克/升。10月22日,适逢天文大潮期,长江口宝钢水库取水口遭受秋冬季第一次咸潮入侵,时间比往年提前2个月。2014年2月,长江口沿海海平面异常偏高,达1980年以来同期最高,从4日开始发生咸潮入侵,持续入侵时间超过23天,是1993年以来最长的一次。

  2012年1月~3月,广东沿海海平面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162毫米,达历史同期第二高位。同期,上游来水偏少,广东中山连续受到咸潮影响,其中,全禄水厂附近的最大含氯度为6929毫克/升。2014年2月,珠江口沿海海平面明显偏高,比常年同期高146毫米,达历史同期第二高位,5日珠江口发生严重咸潮入侵,最大上溯距离超过60千米,稔益水厂附近的最大氯度值达1996毫克/升。2017年1月-3月,珠江口沿海海平面较常年同期偏高约200毫米,达历史同期最高位。期间共出现5次咸潮过程,最大上溯距离超过50千米,影响南镇水厂时间30天,氯度最大值为2388毫克/升。

  2013年8月~10月,浙江沿海处于季节性高海平面,共发生4次咸潮入侵过程,均出现在天文大潮期,影响了杭州南星水厂的取水。


标本兼治减少咸潮影响


  咸潮加剧不仅是天灾,也是人们过度开发利用河道资源造成的结果,某些水利工程、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大规模采掘河沙等也是引起咸潮的重要因素。咸潮虽然无法避免,但是可采取措施减少咸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是采取调水压咸措施。该方法是目前人工抗御咸潮的最有效办法。通过从上游河段调水,集中放水,形成淡水小洪峰压制咸潮,稀释咸水。同时根据咸潮的季节性特点,采用增大枯水期淡水流量的方法进行治理,把汛期的水量通过控制性工程调蓄到枯水期,保证咸潮影响期间的淡水供应。

  二是要进行河流的全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增加流域中上游的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养,增大枯水期上游来水量;中下游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保证合理比降,增大咸潮上溯的阻力,减小咸潮范围。

  三是加快全流域水资源综合配置及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建立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困境的有效方法,亦是解决咸潮危害的一种有效措施。

  加强咸潮监测及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压咸措施是治标,在短期内就能见效。加强全流域综合治理,合理配置全流域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治本,需要长期努力。要科学防治咸潮,必须标本兼治,统筹兼顾。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1010/75892.s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