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区激光雷达探测系统通过外场测试和评审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10-10 17:42:19 

    本报讯 近日,极区大气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系统,在位于北京延庆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野外台站,顺利通过了外场测试验收和南极现场试验大纲评审。这标志着该系统将随后进入南极现场实施和观测,为开展极区大气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该激光雷达探测系统基于钠原子共振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技术,主要包括高稳定性全固态发射系统、全昼夜三方向接收系统、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和极区观测舱等部分,可实现中高层(85公里~105公里)大气温度、风场和钠原子数密度的全昼夜、同时观测。

  据悉,该系统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极地环境观测/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课题。

  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和联调测试,实现了新型激光光源系统集成、超窄带原子滤光器研制、全方向风场观测、全昼夜激光雷达观测数据反演和极区极端环境观测舱设计,研发完成了大气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系统,实现了全昼夜大气风场和温度的测量,并与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全固态钠荧光多普勒窄带风-温激光雷达进行了对比观测。

  此次,评审专家组根据测试大纲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测试,结果完全达到任务书的指标要求。专家组检查了激光雷达的设备运行状况,对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评审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吕达仁表示,激光雷达对极区大气的探测非常关键,从设备的测试情况看,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可以做出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该套激光雷达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极地激光雷达系统。(陈留林)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1010/75873.s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