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开始,随着中国和周遍国家在专属海洋经济区能源开采的矛盾日益突显,政府高层对待航空母舰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一系列不寻常的迹象显示,中国已决定建设航空母舰,相关研制计划已经在执行当中。
巴尔干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使中国重新认识到航空母舰的强大威力,而中国经济对海外能源的旺盛需求,使得保障海上能源大通道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军报13日的一篇报道中解放军将领表示,中国“不会因军事威胁论在建设军队上自缚手脚”。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今后不会再因为担心对邻国的影响而顾忌发展类似航母的攻击性武器。此外解放军最近的人事变更,也表明今后军费向海军倾斜的趋势。所有一切显示,中国正在给航母赋予新的意义——大国崛起的象征以及海外能源的保护者。
完整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作为一个体系,由母舰,各式舰载机,附属水上水下舰艇组成。先于航空母舰的研制,中国的舰载机,附属水上水下舰艇已经或接近研制完毕。
舰载机方面,歼轰-7是中国海军航空兵发展航空母舰计划时候的考虑重点,目前已经完成。而歼10作为另一种作战平台早在研制时就有舰载机型号的考虑,它将扮演美国“尼米兹”航母上的F-18舰载机的角色。
水上附属舰艇方面,中国自己研制的052C级驱逐舰将为航空母舰提供区域防空保障,051C级驱逐舰则主要提供反潜保障。这两型舰艇的研制成功表明中国在航空母舰战斗群方面的建设方面已经有重大进展。
水下附属舰艇方面,据美媒报道,1994年093型核潜艇的研制便已经展开,刘华清的回忆录中也有提及。目前可能有超过一艘的该型潜艇正在服役。分析人士认为,研制该型潜艇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保护094核潜艇发射战略导弹,转而为航空母舰提供水下掩护完全不存在技术问题。
母舰方面,中国目前已经是仅次于日本和韩国的世界第三造船大国,他可以建造超过30万载重吨的船舶。另一方面停泊在大连港口的“瓦良格”(Varyag)号为中国提供了现成的试验舰和舰体标本用于研究。而苏联解体前中国从俄罗斯招聘的专家也会提供很大的帮助。
中国一位军事专家近日透露,中国已经明白航母弹射器的构造奥妙。如果该消息确实,中国航母的甲板将采用美国“尼米兹”航母的水平模式,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吨位的情况下中国航母将比俄国航母有更大的空间装载飞机。
至于中国首艘航母的吨位,分析人士认为不会超过“瓦良格”(Varyag)号的4.8万吨。此外,中国几乎把所有新研制的水面舰艇都配置在了南海舰队(按照编号),而且都是以2艘为基数的。考虑到南海舰队所处的能源通道位置,中国可能在此基础上组建自己的航空母舰编队。
分析人士同时指出,中国将可能制造两艘航母,而且都配置在南海。5年后,南中国海上将出现一支强大的航母舰队,052B,052C级驱逐舰,093攻击型核潜艇将为其护航,歼10,歼轰-7将从其甲板起飞,警惕地保卫着中国的海上能源生命线
2006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