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未来战舰”为何被除名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9-28 14:17:28 

■ 董 宁

  前不久,美国海军“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遭遇“灭顶之灾”。仅有的两艘舰——DDG-1000“朱姆沃尔特”号和DDG-1001“迈克尔·蒙苏尔”号,同时被美国海军从现役作战舰艇名单中除名。
  要说这些年“朱姆沃尔特”级的“糟心事儿”着实不少:原本计划建造32艘,因预算等原因,被削减到3艘;引以为傲的155毫米口径先进火炮武器系统(AGS)一直没有合适的炮弹可用;动力故障频发,“朱姆沃尔特”号首次海试就失去动力,在繁忙的巴拿马运河上玩起了“漂流瓶”……这次呢,这一造价超过40亿美元、黑科技满满的“未来战舰”干脆直接被除了名,成了没户口的“黑户”。
  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朱姆沃尔特”级,一曲凉凉送给你!感慨过后,人们也不禁思考,“未来战舰”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笔者认为,技术过于超前是“罪魁祸首”。“朱姆沃尔特”级全新研发的舰体设计、电机动力、武器系统等,无不是超越当代的顶尖科技。这一方面导致它的建造工作极为不顺,迟迟无法用于作战。另一方面也让其建造成本直线飙升,1艘“朱姆沃尔特”级的花费几乎可以买下3艘“伯克”级。对此,美国国内一些人早已心怀不满。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更深层次原因不容忽视:随着美国海军战略转型,“朱姆沃尔特”级的定位出了问题。
  “朱姆沃尔特”级的研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没了苏联这个强劲对手,美国在大洋上变得独孤求败起来。不久后美国海军便提出“由海向陆”和“前沿存在”等新思想,海军战略逐渐从“远洋战略”转变为“近海战略”。他们认为大洋海战已不复存在,海军的主要任务是近岸作战、支援对地攻击。于是,高机动性、高隐身性、吃水较浅的轻型军舰,如濒海战斗舰、“朱姆沃尔特”级便应运而生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海军发展日新月异。俄罗斯海军出现复苏迹象,新舰接连服役,仅2018年度就将列装26艘新舰艇,其中4艘可装载巡航导弹;中国海军实力不断增强,美国如芒刺在背,认为双方的差距正在缩小,由此挑战了美国的安全和防务战略;伊朗反舰导弹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已拥有6000多枚各种型号的反舰导弹,并且能自主批量生产……作战环境的变化让美国认识到,像以前设想的那样,大摇大摆抵近对方领海、肆意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已变得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战略也在谋求新一轮的调整,重返大洋成为新的选择。负责海战理论制定的美国海军汤姆·罗德温中将曾公开表示,美国的海上统治地位正遭遇“强有力的挑战”,美国海军需要重回“控制海洋”战略。
  既然美军要重返大洋,重拾制海战略,那么因“由海向陆”战略而生的“朱姆沃尔特”级便有些“不合时宜”。据悉,美国计划改变“朱姆沃尔特”级的定位,将DDG1000和DDG1001改造成“制海舰”,并且重新加快大舰制造步伐,已经下马20多年的2万吨级CG-X巡洋舰或将重启。可以预见,随着战略转型的加快,美国海军大型主力舰艇很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至于改造后的“朱姆沃尔特”级,一曲凉凉唱毕,或许阴霾尽扫,由此焕发青春,也未可知。


  (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0928/75754.s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