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拖网改造记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9-28 14:10:31 

■ 本报特派记者 兰圣伟

 

  当地时间9月22日,中国大洋50航次暨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多金属结核合同区2018年航次迎来收官之战——地质拖网作业。9时许,伴随着淅淅沥沥的细雨,十几位科考队员和船员合力将地质拖网布放入水。但此时,“向阳红03”船实验室主任彭洪武悬着的心还没有放下来,经过改造后的地质拖网能否取样成功仍未可知。
  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由于“向阳红03”船上未配备万米地质钢缆设备,现有的钢缆直径仅为6毫米,且长度不够,无法满足地质拖网作业需求。如果使用纤维缆开展作业,则必须对原有的地质拖网进行改造。
  “地质拖网一般由三角铁架和网衣两部分组成,在钢缆的带动下,设备沿着海底拖行,最终完成取样。但是由于纤维缆重量较轻,根本无法把只有一百多公斤的地质拖网送入深达四五千米的海底。”彭洪武说,为了保证科考作业顺利进行,我们只能在地质拖网设备上想办法。
  实验室联合科考队反复商讨论证,提出了在设备上加装重块和铁链的解决方案。
  说起来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却并不简单。“这是我们第一次用纤维缆开展地质拖网作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比如加装重块时,首先要考虑到设备在海底的运行姿态。多金属结核多呈暴露状散布在沉积物表面,如果设备前部的三角铁架陷入沉积物之中或者翘起脱离海底,都可能造成取样失败。”彭洪武说。
  接连几天,彭洪武带领实验室人员围在艉甲板开始了对设备的改造工程。
  “经过测算试验,我们首先在三角架两侧各安装了重达80公斤的铅块,适当增加设备的重量。同时,在网衣的尾部也加装了铅块,避免设备入水过程中网衣漂浮在水中,影响作业。”彭洪武解释说。
  利用纤维缆牵引地质拖网在海底作业,缆绳牵引力和海水浮力极易造成三角架不能持续与海底接触,适当增加纤维缆的受力亦是彭洪武面对的一个难题。
  “为此,我们跟科考队员前前后后商讨了多次,最后决定在缆头的位置加挂一个重约1.5吨的重块,末端用20米的铁链与地质拖网相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在海底的正常拖行。”彭洪武说,不仅如此,考虑到海底地形复杂多样,我们还给网衣加了一件“外套”,以免网衣破损。
  地质拖网改造大功告成,但实际效果如何?现在只待出水的那一刻。
  16时许,东太平洋海域雨势渐大,彭洪武和众多科考队员站在艉甲板严阵以待。16时15分,在纤维缆的带动下,1.5吨重的水泥重块率先出水,地质拖网在碧蓝的海水中已隐约看见。16时30分,长长的吊臂伸出去,成功将地质拖网吊起,圆鼓鼓的网衣底端满是黑色的多金属结核。
  站在艉甲板边缘的彭洪武兴奋地喊起来:“成功了!成功了!”
  此次地质拖网取样获得大量多金属结核样品,进一步验证了设备的可靠性。
  “海上作业环境特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实验室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为科考调查提供设备保障和艉甲板作业支撑。此次设备改造,对全体实验室人员来说既是挑战,也是磨炼。”彭洪武笑着说。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0928/75744.s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