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国土观、国防观及海洋军事空间观

来源: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6:12 

南方网讯 当人们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之后,人们就从社会的各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更为具体的对海洋的新看法,形成了许多新的海洋观,诸如新的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海洋科技观、海洋地理观,以及新的海洋国土观、新的国防观、新的海洋军事空间观等等。由于本课题主要讨论的是海洋与军事的关系,我们将重点讨论新的国土观、新的国防观及新的海洋军事空间观。

(一)新的国土观

新海洋观念产生的新国土观,主要表现在沿海地区的地位日趋重要、“海洋国土”的新概念、海洋岛屿的新价值以及海、陆综合的国土观。

1、沿海地区的地位日趋重要。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在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快,主要依赖于资本的积累与商品的流通,依赖于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国内外人民的剥削。为了加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一些殖民帝国家都必须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和对殖民地的奴役,因而必然把一些工业与商业的城市设在沿海地区,也必然先在殖民地的沿海地带建立殖民经济,于是世界经济与人口就明显地向沿海地带集中。这种倾向在海洋观念出现第二次飞跃以后,更加变得显著。目前,从全世界看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在沿海,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海岸带更显得经济与人口的集中,即使像岛国日本,现在经济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在海岸带。所以,沿海地区地位的日趋重要,已成了世界的普遍规律。我们中国同样如此,在近代中国沿海经济就比内地经济发展得快,现在实行改革开放,首先开放的是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已在我国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沿海将是我国首先富起来的地区。中国沿海地区经济集中、政区和人口比重大的倾向,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与走向海洋步伐的加快,必将更趋明显。

2、“海洋国土”的新概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沿海国家的领海宽度可以不超过12海里,领海是沿海国家在主权之下的和国家领土紧连着的一片海域,是国家领土在海洋上的延续,国家对领海可以行使主权,对领海内(包括海面、海面上空以及海底与底土)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所以,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一个部分,可以称之为国家海洋国土。《公约》还确定了一项新的海洋制度,那就是海洋专属经济区制度,其宽度是从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200海里,扣除领海12海里,其实际宽度为不超过188海里,这是相当于领海面积15倍左右的大片海域。全世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共约有1.3亿km2,占了全球海洋总面积的36%.这里蕴藏着已探明世界石油储量的87%,目前提供着世界渔业产量的94%,几乎包括了全世界所有的重要海域和重要的国际海上通道。沿海国家在其海洋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对于一切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有经济开发和勘探的主权权利,还有建造和使用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主权权利,以及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辖权。除了其他国家在主权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内也享有航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外,主权国家在该海域的主权和利益相同于在领海的主权和利益。所以,国家在海洋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和利益并不和在领海的有根本的不同,只有程度上的差别,而这种差别的幅度也不大,从一定意义上和很大程度上也应该看作是国家的海洋国土。《公约》还规定了大陆架制度,大陆架是指领海以外,依国家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直至大陆架外缘,包括陆架、陆坡和陆基在内的全部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沿海国家对大陆架的海床和底土以及海床和底土中的矿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大陆架中丰富的石油资源、矿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可由主权国勘探和开采。大陆架的宽度是从领海基线起算,一般不超过200海里,部分大陆架界限可以超过200海里延伸至350海里。所以,大陆架也存在着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也应该看作国家的海洋国土。

海洋国土是广义的国土。“海洋国土”是“海洋”与“国土”两词组成的新词,它是国家主权管辖的领海、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总称。它说明了具有国土性质的海域和在海洋上的国土。这一新词,最初见于我国著名的海洋学家、国家海洋局前局长罗钰如同志的论著中,后被广泛引用。我们认为这一新词形象鲜明含义科学。其科学性主要在于国土概念的发展,对“国土”一词作了广义的解释。首先,国土是国家的领土,它的含义主要包括三层意思:国家主权管辖的区域,这些区域有固、液或气等不同形态,这些区域的国家主权管辖程度不同。领海、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符合国土含义的三层意思;其次,“领土”的概念实际上已由狭义发展成为广义。在1965年4月我国第一版的《辞海》上对“领土”一词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两种释文。但到1979年版的《辞海》上就只有广义的释文了。可见时代的发展已使领土的概念广义化了,现在随着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国家新的主权管辖区域出现,“领土”的概念应该也可以向广义发展;再次,新的国土需要用新的词来表述,用“海洋国土”来表述国家的新领土——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并把领海也包括在内,既简洁准确又形象鲜明,正如举世公认国家的舰船是国家的“浮动领土”一样,能够被广泛接受,也能约定成俗。

3、海洋岛屿的新价值。《公约》规定不仅沿海大陆可以拥有领海和海洋专属经济区,具备一定条件(主要是具备人类生存条件和周围海域足够宽广等)的海洋岛屿也可以拥有领海和海洋专属经济区。这样,一个具备条件的面积很小的海岛,可以作为圆心,以12海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周,在这个圆周内的450平方海里即1500km2的海域就成了这个小岛的领海区;又可以用200海里为半径再作出一个圆周,在两个圆周间的12.5万平方海里即43万多km2的海域,就成了这个小岛的海洋专属经济区。原本一个不起眼的边远小岛,居然可以为国家取得43万多km2的海洋国土,顿时身价百倍。由此,人们认识到海洋、岛屿具有对国土构成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价值。

4、海、陆综合的国土观。当代沿海国家的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已不仅有陆地国土,而且有海洋国土。沿海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不仅存在于陆地国土上,而且存在于海洋国土上。所以,一个沿海国家的国土空间既在陆地又在海上,沿海国家的国土观应该是海、陆综合的国土观。从我国来看,既有960万km2的陆地国土,还有约300万km2的海洋国土。我国是建立在辽阔的陆地和广阔海洋上的国家,我国的海、陆综合国土应该是1260多万km2.新的国土观使沿海国家普遍增大了国土空间,尤其是一些岛国由于海洋国土远大于陆地国土,其海陆综合国土范围比原有陆地为据计算的国土范围增大很多,例如日本的海洋国土是其陆地国土的十多倍,使今天日本的实际国土空间扩大了十多倍。

(二)新的国防观

新的海洋观念产生了新的国土观,表明了当代沿海国家的国土向海洋上延伸,也表明了沿海国家主权和利益在海洋上的延伸。对于这些延伸到海洋里的国土,沿海主权国必然要考虑如何去行使主权和获取利益。同时也必然要考虑怎样去捍卫这些海洋国土上的主权和利益,因而必然要考虑国家在海洋国土上的防御问题。这样,必然导致沿海国家国防观念的更新。这主要体现在国防的新前线、海防的新使命和国防建设的新重点。

1、国防的新前线。沿海国家历史上的国防前线,曾是陆地的边界线与海岸线,以后随着领海的出现,领海外侧线是国防在海洋方向的前线。但由于领海宽度有限,领海宽度以海岸火炮的射程为限,所以海洋方向国防工事与兵力主要的仍然部署在海岸线,也就是大陆的海岸线与岛屿的海岸线一带,海上防御的主要区域是领海。当然,由于海岸、领海以及海上交通线的安全需要,在防御作战过程中机动兵力完全可能到更远的海区去作战,这种战时状态应另当别论。从国家主权完整与安全的需要出发,平时的国防前线在海洋方向应该是领海的外侧线。但是新的海洋观念产生了新的国土观后,情况就有了新的发展,既然国土概念在海洋方面延伸到了海岸线以外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外侧,以至350海里的“海洋国土”外侧线,国防前线如果不延伸那么远,将无法守卫海洋国土,国家的海洋权益将是一句空话。所以,一个沿海国家的现代国防,其海洋方向的前线不是在海岸线,也不是在领海外侧线,而是在大陆海岸与岛屿海岸的领海基线以外200-350海里远的海面上,这里才是国家防御的新前线。

2、海防的新使命。国防的新前线使海防的使命显著加重,过去沿海国家的海防主要使命是保护大陆和岛屿,海防被称为戍守万里海疆的海上长城。现在海防的情况复杂得多了,首先是海防范围的扩大,不仅要保卫沿海的陆地国土,而且要保卫广阔的海洋国土,守卫的范围增加了15倍多;其次是海防的难度增大,过去保卫沿海陆上和领海离岸较近水深较浅,相对来说较为容易,现在要在海洋国土外侧线防御,离海岸线较远,海水又比较深,这里的防御必然是360°全方位的、大距离的、天上与水面以至海水下和海底的多维防御,其难度明显增大。如从我国南海的海洋国土防御来看,前线在距离大陆2000多公里以外,水深普遍在10 00m以上,海情与气象以及周围情况都特别复杂,防御的艰难更加显然;第三是海岛防御的任务加重,海岛新价值产生了被某些邻国“占岛夺海”的新威胁,国家对于海洋岛屿尤其是边缘的岛、礁、暗滩、暗沙,都特别需要加强防御。从以上三点可以说明,现代的海防有新的使命,这是显著加重了的新使命。

3、国防建设的一个新重点。为了守卫新的海洋国土,完成海防的新使命,任何一个沿海国家必然应该重视现代海防力量的建设,特别应该重视现代海军力量的建设。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尤其是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将不可能有效地保卫海防。那种仅仅依靠海岸要塞大炮和陆上兵力保卫海防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海防必须有由多兵种组成、能远程活动的、具备现代作战能力的海军,同时还应有各种海上非武装力量为后盾。这样的现代海军与多种海上力量,建设起来实非容易,科技要求高,经济花费大,周期又长,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高,不作为重点将难以建设好。因而,海防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的建设,必然成为现代沿海国家国防建设的一个新重点。

(三)新的海洋军事空间观

军事活动空间紧密伴随着人类的活动空间,海洋自古就是军事活动的空间。随着人类海洋观念的发展,海洋军事活动也逐步发展,当人们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之后,海洋必然也成为军事活动的新空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上军事活动的范围扩大。伴随着新的海洋国土的经营与开发,产生了这一国土的戍守问题。从国防的需要出发,海上军事活动的空间随之扩大。为了足以防御新海洋国土,国家在海洋方向的军事活动已经不能局限于海岸带和领海以内,必须扩展到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也不能只局限于戍守某些海上交通线与点状目标,必须戍守更为广阔的整个海域的天空、水面以至海水深层直达底土,戍守区域将由海洋上的点、线扩展到海洋区域的全面和整体。

2、海洋上军事斗争的强度加大。新的海洋国土对于任何一个沿海国家来说,都意味着海防任务的增加与海上军事活动强度的加大。同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形成了世界性围圈海洋的态势,产生了相邻沿海国家之间海洋国土划分的新问题,集中体现在海洋资源之争、海区划界之争、岛屿主权之争等等方面,争议以至争夺的趋势明显加剧。虽然本应该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但非和平的方式仍然在出现,尤其是一些霸权主义国家在主权问题上信口雌黄,奉行强权主义,仍然迷信武力,常以武力对别国的海洋资源、主权海域以至海岛巧取豪夺,使得海洋上的武装冲突以至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而接连不断。因而,海洋上不仅是军事活动的强度加大,而且军事对抗与斗争的强度也趋向加大。海洋在当今的和平年代,比以往的和平年代更带有军事对抗的色彩,某些海区的军事对抗强度远比陆地大得多。

3、海洋上的战争威胁增强。海洋既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世界上的某些国家就会通过海洋攫取他们更多的生存空间,在公海大洋上称王称霸,为所欲为,视整个大洋为己有。同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与武器装备的发展,又使某些国家企图利用海洋的广阔空间作为侵略扩张发动战争的基础,把大量的军事力量布设在海洋里,把大量的战略武器潜伏在海洋里,形成巨大的海上战略威慑力量;所以,当今的海洋实际上已经成了巨大的火药库,这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这种来自海洋上的战争威胁,目前以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都难以消除,相反却有继续增强的趋势,威胁的强度正在逐渐超过陆地上的战争威胁。

4、武器和战争艺术的发展,使得海洋具有更大的军事运用价值。人类社会的武器和战争艺术均在飞速发展,现在陆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将在战争中受到攻击而难于周密的防御。海洋空间以其特有的宽广和深邃,为不意的进击与隐蔽的防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就促使人们把海洋作为一个新的而且是十分有利的军事活动空间。因此,海洋也就具有了更大的军事运用价值。

2006年2月5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