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省地勘单位“服务海洋” 改革展现新格局

来源:自然资源报等   发布时间:2018-07-30 13:31:26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2018年7月1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表决通过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系亿万中国人民的福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地勘单位纷纷行动起来,“服务海洋”改革转型。
 
  沿海多省地勘单位转型“服务海洋”
 
  全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服务海洋环境保护 摸清海洋等自然资源家底和国土空间承载力
 
  河北省地矿局出台《关于全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河北地矿局:
 
  全方位服务经济强省和美丽河北建设
 
  近日,河北省地矿局研究出台了《关于全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以生态文明、地质先行为导向,全面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赋予地质工作的新使命、新定位,聚焦生态文明新需求,围绕五大重点领域谋求和开展地质工作——
 
  1.服务大气和水土污染防治。加强地热与浅层地热能资源勘查与开发,精心组织实施2018年平原区十个地热勘查项目,推动开展县(市)地热与浅层地热能资源详细调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建立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并进行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根据《河北省“净土行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2.服务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依托地勘单位推动设立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创新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提高矿山环境治理水平。推动生态地质调查,促进地质工作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依据。
 
  3.服务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土地质量调查,开展山区空白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推进农业农村水资源综合调查与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旅游地质资源调查,开展“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的城市地质调查,搭建三维城市地质模型,推动形成地质工作服务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新机制。
 
  4.服务海洋环境保护。加强海洋基础地质调查、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和修复治理、海洋地质灾害防治,进一步推进海滩养护等海岸线保护工程。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及入海河流环境污染调查与在线监测预警,按照陆海统筹的原则,建设海洋环境信息平台,拓展海洋地质工作领域。
 
  5.服务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开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评价,摸清土、水、矿、森林、草地、海洋等自然资源家底和国土空间承载力,服务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保护,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开展自然资源数量、质量与生态综合监测,及时提出预报预警与对策措施。开展自然资源综合治理,围绕地方政府和社会需求,推进自然资源综合治理与技术研发,针对重点难点问题提出生态修复地质解决方案。
 
  《意见》提出,要将全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新时期地质事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要提升能力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的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梯队。要发挥专家团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用,加强产学研战略合作,推动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
 
  ——围绕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海洋地质调查评价。
 
  《山东省地矿局关于参与实施全省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的意见》
 
  山东地矿局:
 
  七项工作对接全省污染防治
 
  按照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要求,山东省地矿局日前出台《山东省地矿局关于参与实施全省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的意见》,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从七个方面着手,为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提供有力的地质技术服务。
 
  1.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利用。重点开展淄博和菏泽地热田综合调查评价、鲁北砂岩热储地热尾水回灌试验、典型社区地热供暖示范工程、地热勘查技术规程编制等工作。查清胶东干热岩资源状况。开展石墨、锂、钴等能源原料矿产的调查、研究,支持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积极与涉海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参与可燃冰资源调查和应用技术研发。
 
  2.围绕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大比例尺地下水污染调查,总体掌握全省地下水污染情况。对山东省内重点化工聚集区及周边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详查,并实施治理工程。选择典型地段,开展不同污染类型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试点,在黑臭水体得到治理的同时实现地下水质量明显改观。
 
  3.围绕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海洋地质调查评价。结合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做好山东省近海海域基础性、战略性地质调查和大比例尺海岛地质矿产调查、海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开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为海岸带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开展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区划,为全面实施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提供基础依据。在应急供水、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山体修复、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海洋地质调查等领域,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全面参与长岛山水林海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4.围绕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强化水源地环境地质工作。进一步开展水源地调查评价,查明地下水资源潜力,复核保护区范围。开展应急水源地调查、储备,深入实施17城市应急水源地与优质地下水资源保障工程。继续在沂蒙革命老区及胶东半岛等严重缺水区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圈定一批优质富水地段,解决缺水地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5.围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土壤污染调查。加强与环保、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对接合作,做好技术支撑,全力实施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重视农村面源污染调查治理,做好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在环境地质调查和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监测力度。参与山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与监测,形成全流域生态修复整治方案。
 
  6.围绕危险废物处置,推进废弃物安全处置地质工作。积极对接环保、城管等部门,开展垃圾填埋场选址地质安全评价工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工业废液地下存储地质环境适宜性调查评价,形成成熟的技术,开辟环境容量空间。
 
  7.围绕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治,加强地质环境治理。积极参与实施矿山环境治理项目,推进全省1329处关停露天开采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全力实施好泰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我国北方地区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泰山经验”。积极推进临沂、日照等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系统开展山东省海岸带和近海海域地质调查工作
 
  山东省地矿局研究出台《关于全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日前,山东省地矿局研究出台《关于全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新时代山东地矿系统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彰显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先行性作用,实现新时代地质工作转型发展作出指导安排。
 
  《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地质技术优势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创新地质工作模式,拓宽地质服务领域,提升地质工作水平,围绕六大重点领域开展工作,为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地质服务和技术支撑。
 
  1地热资源勘查开发领域。
 
  发挥专业优势,为清洁能源供暖和地热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与技术支撑。继续实施山东省地热资源勘查工程,突出全省地热田精细化勘查评价工作,重点推进淄博单斜、菏泽凸起等重点水热型地热田综合评价、重点城镇浅层地热能调查、胶东深部地热聚集区干热岩调查、鲁西北地区地热资源开采潜力评价和地热回灌试验研究,形成山东省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技术体系;完成好地热钻探、回灌等技术规程编制;建立全省地热资源、浅层地温能监测预警体系;创新工作模式,积极进军以城乡供暖为主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
 
  2地质环境保护领域。
 
  围绕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水土污染防控、地质遗迹开发保护等,全力做好地质环境保护技术支撑;针对全省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海(咸)水入侵等主要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积极承担重大地质灾害治理任务;坚持绿色勘查理念,积极参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下水污染调查与防控、土壤污染调查及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等;优化完善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网络,形成涵盖地下水、地热、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海岸带环境等监测内容的综合监测网络,提供地质环境监测预警与信息服务;做好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及开发保护方案编制,开展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等新业务,协助各地做好地质公园、国家公园申报与建设管理,推动地质旅游事业发展。
 
  3民生地质领域。
 
  围绕城市供水安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计划,做好地下水调查评价、城镇应急供水水源地勘查、缺水地区找水等工作。开展全省优质地下水资源调查保护工作,圈定水质优良、具备开发利用前景的富水地段及蓄水构造,评估大中型水源地地下水资源潜力,为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服务;积极参与城镇供水工程建设、应急供水水源地勘查、水源地迁建等项目,为地下水水源地保护规划提供技术保障;继续在缺水山区、地方病区、水质污染地区实施公益找水行动,为推进山东省精准扶贫提供地质工作解决方案。
 
  4城市地质领域。
 
  对接山东省城市规划发展需求,重点围绕城市地质安全、地下空间资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等,开展地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与综合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已有成果,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构建三维或四维城市地质模型,更好地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服务;推进城市综合地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地质工作全方位服务城市建设新机制。继续做好地质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地质工作,突出济南泉水保护、鲁中地区岩溶塌陷与采空塌陷治理、鲁西北地区地面沉降防治、沿海城市海水入侵治理与海岸带保护、重要交通沿线地质安全保障等,为服务城市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地质技术服务支持。
 
  5五是农业地质领域。
 
  重点做好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土壤污染调查治理与土地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等。继续开展全省土地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重点地区实施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地质调查与应用示范;主动与有关部门对接,尽早进入收储土地污染调查和治理领域,积极开展相关的土地污染调查治理业务;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门支持,探索开展以重金属污染等为主的土地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协助建立不同尺度的监测预警系统。
 
  6海洋地质领域。
 
  围绕服务蓝色经济发展和海洋强省战略,发挥山东省海洋地质勘查院的龙头作用,系统开展山东省海岸带和近海海域地质调查工作;积极参与沙滩养护等海岸线保护工程,重点开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综合地质编图、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预警等工作。
 
  《意见》提出,全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山东地矿系统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责任,必须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为城乡规划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必须发挥专业优势,针对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安全、生态、民生等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装备、实验室专业优势,挖掘服务深度、拓展服务广度、提高服务质量;必须把握区位优势,深化融合发展,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各级部门的深度融合,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地勘单位之间内部融合、区域整合机制,开创全面融合发展新局面。
 
  ——山东地矿局发力海洋地质调查!
 
  带动海洋地质工作全面开展,开创海洋地质工作新格局。
 
  【 建立“N+4”发展模式    持续推进六项服务 】
 
  山东省地矿局将围绕全面提升海洋地质勘查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技术、装备、实验室建设的“N+4”发展模式,高点定位,精准发力,持续推进六项服务,带动海洋地质工作全面开展,开创海洋地质工作新格局。
 
  一是服务海洋开发布局,积极参与海洋基础调查工作。
 
  根据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围绕国家海洋资源勘探开发、重大工程建设、环境综合保护、地学关键问题等重点任务,承担我国管辖海域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相关项目,特别是海域钻探和陆域地质调查工作,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
 
  二是服务海陆统筹和海洋规划,做好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
 
  围绕国家沿海经济区发展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和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任务,关注重点海岸带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海岸带水工环地质调查项目,为山东省海岸带建设发展、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海域使用提供服务。
 
  三是服务海洋重大项目建设,开展海洋勘察施工工作。
 
  密切关注国家战略措施动向和山东省加强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动态,紧盯大项目、争取大工程。积极参与环渤海高铁网搭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海洋水下长期在线生态环境定量监测技术研究。主动为地方政府当好参谋、做好助手,全面融入山东省海洋工程建设。
 
  四是服务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入研究海洋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
 
  抓住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山东省加强海洋地质工作和海岸带生态文明建设有利时机,着力提高对海洋地质灾害的预防、抗灾和预报能力,开展海洋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推进近海和浅海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岸带生态示范区建设、浅海区水下高精度重力测量等项目。
 
  五是服务海洋资源建设和能源开发,全力做好海洋资源勘查工作。
 
  聚焦海洋矿产、油气资源、非常规能源等方面项目需求和推进情况,发挥在浅海钻探施工、固体矿产勘查方面的优势,重点发展非常规能源矿产勘查。在做好现有海上金矿勘探、北部海域金矿远景调查项目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浅海海域矿产调查评价项目,提高海洋地质工作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是服务海洋装备产业升级,加快多元化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生产。
 
  拉长海洋装备产业链,提高大陆架科学钻探平台的研发制造能力。加快小型化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逐步形成生产加工浅海施工、近海勘察、固定观测、生态养殖等系列小型化、轻型化平台能力。
 
  近年来,该局依托山东作为经济发展大省、海洋资源大省的地域优势,秉持公共服务理念,凸显专业技术优势,大力开展海洋矿产资源勘查、海洋工程勘察、海洋科学钻探、海洋地质环境评价、海洋地质测绘、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和海洋勘察装备研发制造等工作。2017年年7月,“山东省海洋地质勘查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山东省正式批准的首家从事海洋地质工作的地勘队伍。
 
  ——抓好海洋工程地质、海岸带综合地质等调查和研究
 
  完成海勘基地建设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组建工作
 
  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全面推进五项工作再升级、再突破。
 
  浙江省地质勘查局2018年全局系统要以改革推进年和质量提升年“两年”活动为抓手,按照新时代新发展的要求,以责任、需求、目标、问题、民生“五大”导向,全面推进五项工作再升级、再突破。
 
  1、坚持责任导向,纵深推进地勘单位改革。力争改革实质性启动,加快地勘企业公司制改制,整合内部资源,科学划分事企人财物配置,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一个地勘单位下属一家或若干家形成产业链的独立法人资格的现代企业集团。
 
  2、坚持需求导向,提高地质服务保障能力。加大清洁能源、紧缺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及浙江优势矿种的勘查和投入力度,提升浅层地温能开发和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与综合利用研究,推进绿色勘查工作;积极服务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浙江“711”土地质量调查,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样板工程;加强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矿山公园和地质文化村的调查评价、申报与建设,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抓好海洋工程地质、海岸带综合地质、环境保护等调查和研究,完成局海勘基地建设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组建工作;加快地质大数据、地质云构建,发挥地质大数据在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等方面的作用。
 
  3、坚持目标导向,推进经济运行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地勘延伸业经济经营模式,注重突出优势和错位发展,开拓大市场、抓牢大业主、承揽大项目、发展总承包,重点承揽PPP、EPC等工程项目,继续拓展海绵城市、地铁、轨道交通、地下管廊等领域,提高中高端项目比重;加快推进开放发展、跨界发展,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建设项目;加快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构建“数字化企业”,实现运行“数据化”。
 
  4、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基础性要素建设。全面落实“1226”人才工程,重点完善人才、科技、管理等短板基础性要素;细化人才激励机制,加大高端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深入挖掘、培养、使用现有人才,重点培育领军型专业技术人才;发挥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大师工作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的引领作用,建立专家创新团队,依托重点工程开展技术难题攻关,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5、坚持民生导向,持续推进和谐地勘建设。大力开展地勘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地勘正能量;讲好地学文化故事,打造地学科普志愿者品牌,助力社会公益事业;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组织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举办各类技能比武等系列活动;推进医疗互助保障等民生工程。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8-07-30/52153.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