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位于威海南海新区的中韩跨境产业园内正一片繁忙。韩国商家通过线上下单后,一批批货物在产业园打包发货,无需滞留,第二天一大早就可以到达韩国仁川码头。
这种称为“零库存代销”的电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商家囤货模式。
“我们的电商模式为‘集采+集货+集拨’,目的就是缩短出口时间。”中韩跨境产业园的负责人介绍说。正是这种便利,产业园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跨境电商企业入驻。据了解,仅在今年,中韩跨境产业园就新增入驻企业21家,带动出口9亿多元,同比增长了42.2%。目前,产业园内入驻的各类企业已超过50家,平均每天出口韩国电商快件近1万票,平均月出口额度2000万美元。
同样在探索创新外贸综合服务模式的还有蓝创进出口有限公司。“我们搭建外贸综合平台,在业内首创外贸、互联网、物流多环节融合的智能外贸综服模式,与规模大、实力强的报关及货代企业实施战略合作,整合全国资源,用专业化、一站式的优质外贸综合服务助力国内企业‘走出去’。”蓝创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外贸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带来的是外贸进出口额的不断增长。连续三年,蓝创进出口公司的进出口额保持三位数递增。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进出口额近3亿美元。而今年他们的目标是进出口额突破8亿美元,总销售收入破百亿元人民币。
开创外贸新业态,创新外贸新途径,带来外贸新发展。外贸强劲增长,映衬创新开放不断扩大。今年上半年,威海南海新区进出口额32.1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同比增长了57.4%,对外开放继续高歌猛进。
“出口增长快,与产业化出口分不开。”威海南海新区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说。立于对外开放最前沿的南海新区,用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抢抓“一带一路”建设、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等机遇,威海南海新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贸,扩大外贸进出口基数,通过完善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化出口集聚力量。
比如,徳瑞博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与缅甸签署了合作协议,向缅甸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凯凯桑达出口整车散件2万台。未来更多的“威海南海造”新能源汽车还将“开向”美洲、非洲、东南亚、西亚等地。
更多的实体企业出口业务日益红火。随着中恒管桩有限公司的管桩借力“一带一路”走进东南亚国家,爱而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方案用于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阿姆等企业,汇银新能源科技的光热发电设备占据美国、西班牙和摩洛哥市场,凌航食品出现在欧盟和南太平洋等地30多个国家的饭桌上,“威海南海造”将遍布全球市场。
“下一步,我们在保持出口稳增长的基础上,将努力扩大进口,力保外贸稳增长。”在谈到下半年的工作时,威海南海新区商务局工作人员说,一方面将引导中韩跨境电商产业园拓展进口业务,争取年内开展品牌建设工作,支持云盟注册箱包品牌,扩大进出口。同时,引导蓝创公司拓展融资途径,扩大进口,并依托中海川公共海外仓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跨境电商进口集散地。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whnh.gov.cn/art/2018/7/27/art_40965_140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