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全局高度谋划海洋事业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应邀到中央党校作专题报告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6:15 

12月16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志辉应邀到中央党校,就海洋的战略地位与我国海洋工作作专题报告。这是中央党校有史以来首次邀请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就海洋专题作专场报告。中央党校有关方面负责人、中央党校全体学员包括100多名省部级学员和教职员工代表约8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孙志辉局长从国际海洋事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世界主要海洋大国的海洋战略观念、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现状、海洋权益的维护、海洋事业发展的展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演。

对于目前国际海洋事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孙志辉局长指出,海洋对世界各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世界主要大国及其政治家和战略家,都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关注海洋。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们对海洋战略地位的认识在逐步深化。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空间。二是海洋事务逐步成为一项重要国际事务。联合国大会已连续多次做出决议,敦促世界沿海国家把开发利用海洋列为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保证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利用。三是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基本确立。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标志着现代国际海洋法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四是海洋经济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2003年世界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约为1.5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4%。五是海洋是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海洋划界争端、海底油气资源争端、渔业资源争端、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以及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利用的竞争,十分激烈。局部地区出现争夺海岛主权、争夺管辖海域、争夺经济资源的海上战争。六是世界各海洋强国纷纷调整海洋发展战略,沿海各国普遍重视海洋,试图在新一轮国际海洋竞争中抢占先机。七是海洋科技迅猛发展。利用海洋高新技术对天然气水合物、深海矿物、生物资源、深海生物基因等新型海洋资源的开发研究,成为近期海洋科学研究的热点。

孙志辉局长在讲解俄罗斯、美国、日本、印度几个大国的海洋发展历史及不同时期的国家海洋战略时指出,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其中152个国家是沿海国家。沿海国家大小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海洋对这些国家的作用也不同,因而各国的海洋观念差别也很大。海洋对于沿海大国的作用更为重要和特殊,因此许多大国都有各自的海洋战略观念和思路,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立国的根本大计。我国封建社会长期闭关锁国,重陆轻海,海洋意识淡薄。这些国家的海洋战略观念,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在谈到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现状时,孙志辉局长说,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海洋工作,我国的海洋事业得以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迅猛。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只有60多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12841亿元,远远高于同期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我国海洋法律和规划体系已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领海及毗连区法》等一大批重要法律法规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等一些重要规划,“‘十一五’全国海洋事业发展规划”正在拟订。(三)海域使用管理力度不断加大。自《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以来,我国的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权属管理制度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迅速推进,全国海域使用已基本纳入有序、有度、有偿的轨道。(四)环境保护和海洋公益服务不断迈上新台阶。海洋环境监测网络、海洋立体监测业务系统、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服务系统、海洋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机制已初步建立;对近海海洋环境质量进行了全面监测,对部分海域进行了综合治理,为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百姓生活、帮助各级政府组织防灾减灾提供了服务。(五)海洋权益维护和执法监察取得新突破。中国海监船舶和飞机对非法进入我专属经济区的不同国家舰船进行了连续不断的巡航监视和监管执法,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六)海洋科研与调查工作进展顺利。在国家重点科技计划的推动下,取得了一批重大海洋科技成果。“科技兴海”计划稳步推进,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产业逐步兴起。近年来又陆续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重大海洋专项调查,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与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强海洋管理工作以及为国防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谈到我国在海洋权益方面的工作时,孙志辉局长指出,纵观我国海洋维权工作所面临的局势,斗争形势异常复杂,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业已存在的岛礁主权争议、海洋油气和渔业资源争夺以及海域划界争端等不但仍然继续存在,而且自去年以来局势更加严重和恶化;二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利用海洋的步伐不断加快,海洋权益的内涵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这是我国发展壮大进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积极稳妥地维护和增进我国海洋战略利益。同时,对我国维护海上安全、确保海洋权益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如何发展我国海洋事业,孙志辉局长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说,(一)制定海洋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当务之急就是应该从国家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海洋的重要性,建立新的海洋发展观,确立明确的海洋发展战略,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应组织力量研究制定指导海洋事业综合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尽快制定并实施我国新世纪海洋发展战略,将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二)确立我国海权概念,制定海洋安全战略。海权涉及国家安全,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坚持海上综合安全的思想,采取多种手段,全面实现海洋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生态安全。国家的海洋安全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和科技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谋划。从战略全局运筹,制定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安全战略。(三)贯彻《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要有效地对海洋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布局,扩大规模,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含量高的海洋新兴产业。要建设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实行各种形式的新经济模式。要内外联动,适时调整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引导扶持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四)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强化海洋行政综合管理。从世界发展趋势看,海洋管理正在向综合、统一和协调的方向发展。我国当前的海洋行政工作是分散管理,缺乏高层次的协调机制,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有关国家的经验,尽快改革现有的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国家对海洋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高层协调机制,统一协调与管理海洋事务。(五)努力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科技创新是推动海洋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期需要重点发展的海洋科学技术包括:海洋农牧化科学技术、海水综合利用科学技术、海底油气勘探开发科学技术、深海科学技术、海洋观测(监测)技术等。海洋科学技术综合性强,涉及的学科和技术门类多,特别需要注重组织跨部门跨学科的课题研究,注重完善政府、企业(业务)和科研单位联合投资体制,注重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六)加强海洋基础建设,强化社会公益服务。需要进一步拓宽海洋公益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充分满足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海洋公益服务基础工作的各项需求。

2005年12月28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