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 打造动能转换引领区》聚大洋藻业集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口播】近年来,聚大洋藻业集团紧扣时代要求,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升级,向高端产品、精深加工领域转型,在红藻胶、植物空心胶囊、海藻纤维新材料等研发生产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企业逐步实现由食品级向海洋生物医药级的高端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
【正文】在聚大洋藻业集团红藻胶车间,最新的全自动隔膜脱水机正在压榨脱水、提取海藻胶。与传统的压榨机相比,全自动隔膜脱水机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偌大的车间只需几个工人就能完成操作。
【同期】聚大洋藻业集团总工程师 崔荣箱:
“我们红藻胶生产线原来是苦脏累险岗位,现在经过跟大专院校以及设备合作单位进行了研制和开发,使用全自动的隔膜脱水机,降低了劳动强度,原来这么一条年产1000吨的生产线,光这道工序就需要200多个工人,现在这条线只用6个人就可以,并且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外来异物指标降得非常低,几乎就是没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现在市场国际占了70%左右,国内占了30%左右,像蒙牛、日立等厂家都用这个产品。”
【正文】红藻胶生产线是聚大洋集团通过生产设备升级改造,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达到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目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通过不断强化改革创新,在增量崛起中壮大新的增长点,推动企业向高端产品转型升级,则是聚大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另一重要内容。其中,国内首条全自动海藻多糖植物空心胶囊生产线就是企业新的增长点。早在几年前,集团就成立了科研小组,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建实验室,实现了海藻多糖植物空心胶囊的量产,让海藻胶从食品级向医药保健级产品升级。
【同期】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项目经理 刘永建:
“我们生产的胶囊所有的原料来自植物,特别是来自海洋植物,这样就避免了重金属镉以及农残的问题。含水量都控制在8.5%以下,一般传统的胶囊都是在12.5%到15%之间,含水量低对那些对含水量要求比较敏感的药粉特备有益。目前我们有两条生产线,一天24小时在生产,每天生产线的产能每年是4亿粒,目前产品的主要市场包括三块:国外市场、保健品市场,以及药品市场,目前销往国外市场的销售份额达到了60%以上,由于我们的产品上机率非常高,在国外非常受欢迎。”
【正文】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的实施,聚大洋集团开发利用新技术代替传统工艺,实现海藻育苗、养殖、加工、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型发展模式,从而达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期】聚大洋藻业集团董事长 吴仕鹏:
“具体举措就是在我们海藻综合加工的基础上实现产品的深度加工,和高端升级的开发,把我们的一条一条的食品级的生产线通过升级改造不断升级为药用级的生产线,我们这几年开发了不少药用级的产品,具体是海藻多糖药用级胶囊,还有制药的三大胶原料,同时我们今年计划打造海洋医药高科技园区,现在正在准备开工一期工程,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真正能够使我们企业能够实现海洋生物医药的高顿升级,不断地替代老产品,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使新动能产品成为挑大梁的产品,为企业今后的发展,为实现国际化,为加快企业上市进程,提供新的动力。”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