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拟复活百万吨当量核鱼雷 足以摧毁美欧近岸设施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18-06-27 16:07:17 

俄最新公布的“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


  【环球网军事6月27日报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魏云峰】面对北约不断进逼的军事部署,俄罗斯不得不拿出越来越多的“核大棒”。“俄罗斯正在考虑恢复苏联时代可携带核弹头的T-15超级威力鱼雷的建造计划”,这个消息26日引起多家俄媒的关注。据称,这种水下核武器可通过在近海的超级爆炸制造海啸,摧毁欧美的岸边设施。俄专家希望,这种核鱼雷能对美国及北约形成有效的遏制。
  恢复冷战超级核武器
  俄新社26日报道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鱼雷武器设计师沙米利·阿利耶夫25日表示,俄罗斯正在考虑重启苏联时期提出的建造可携带核弹头的T-15鱼雷项目。按照当时的规划,将建造长为24米、直径1.5米、航程达50公里的可携带核弹头的鱼雷,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水中核爆炸摧毁岸边设施。
  报道称,上世纪50年代,苏联氢弹之父、科学院院士安德烈·萨哈罗夫提出研发核鱼雷的想法。当时美国和苏联都希望用核鱼雷水下爆炸时产生的巨大冲击摧毁敌方潜艇,并几乎同时研制出可携带万吨级爆炸当量的核鱼雷。但苏联对此并不满足,萨哈罗夫提议研制威力更大、可执行战略任务的核鱼雷,这就是T-15项目。按照设计,它可携带1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在敌方海岸附近爆炸时,可引发巨大的海啸,对港口、城市等造成毁灭性打击。但这一项目后来由于技术不成熟和资金缺乏而停止。

  但近年来随着北约常规军力对俄形成明显优势,“尘封在抽屉里”的各种冷战超级核武器重新复活。2015年俄总参谋部首次对外展示“状态-6”水下无人潜航器,它使用核发动机,航程超过1万公里,可在水下1000米航行。俄专家们认为,这款潜航器就是根据萨哈罗夫的计划研发的。今年3月,俄总统普京又在发表国情咨文中向外界透露了一款正在研发的可携带核弹头的水下无人器,俄国防部将其正式命名为“波塞冬”。根据俄罗斯国家军购计划,“波塞冬”将于2027年前装备俄罗斯海军。该系统可携带数枚使用小型核动力的高速鱼雷,对敌人发动攻击。
  可抵消美国反导系统效果
  这种“听上去就很猛”的超级核鱼雷迅速吸引俄媒的关注。俄国家新闻社26日以“萨哈罗夫核鱼雷能用超级海啸淹没欧美”为题报道称,俄导弹和炮兵研究院院士康斯坦丁·西夫科夫称,根据萨哈罗夫提出的想法,可以研发出这种制造超级海啸的核鱼雷。为对抗美国的威胁,俄罗斯可利用美国的弱点——大陆结构的脆弱性。“如果使用这种核鱼雷制造海啸,美国将不复存在”。另外,这样的超级海啸也能够覆盖欧洲。他认为,拦截这种鱼雷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还没有出现拦截这种鱼雷的武器系统。
  俄罗斯《消息报》26日称,俄罗斯《国家军火库》杂志主编维克多·穆拉霍夫斯基表示,T-15核鱼雷项目没有实现,缺乏资金是重要因素,另外,当时的技术水平也无法完成这一项目。但就目前的俄罗斯最新技术水平,超级核鱼雷项目完全能够实现。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6日报道称,俄《国防》杂志主编伊戈尔·科罗特琴科认为,这种超级战略武器系统可以避免让美国获得核优势。美国一直在发展导弹防御系统,以抵消俄罗斯战略核导弹的威慑效果。为了防止美国在核领域取得单方面的优势,俄研发核鱼雷系统是完全正确的。
  “核大棒”有必要吗?
  除了超级核鱼雷项目,近年俄罗斯公布了一系列新概念核项目,包括考虑重启铁路机动的洲际核导弹、核动力巡航导弹等,此外还研制了数千枚新型低当量和极低当量的战术核弹头,这些小型战术核武器将被部署在包括陆基SSC-8巡航导弹、“口径”反舰和对地攻击导弹等新型中短程导弹上。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明确表示,俄罗斯设想使用核武器,抵消北约常规力量优势。
  但并非所有俄罗斯专家都认同这种做法。俄战略分析中心军事专家奥列格·波诺马连科认为,目前俄罗斯没有必要研制超级核鱼雷,“和原来的数以万计的核导弹一样,我们不知道将来如何使用它们”。据称,与制造核武器的庞大开销相比,每年用于维护它们的费用毫不逊色。波诺马连科表示,目前俄美已经拥有足够的核遏制力,因此再花费巨额资金研发和维护这种武器没有实际意义。
  俄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也认为,俄罗斯拥有许多现代武器,“波塞冬”核动力水下无人潜航器比萨哈罗夫当年的核鱼雷项目更先进。尤其是“波塞冬”使用核动力,具备无限的航程,而T-15核鱼雷只有50公里的射程,使用上的限制很大。因此,重新恢复建造T-15核鱼雷项目已失去其必要性。

 

查看原文:http://mil.huanqiu.com/world/2018-06/12356279.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