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船舶工业:激活创新“主引擎” 打造发展新高地

来源:记者 刘志良 中国船舶报   发布时间:2018-06-20 11:10:52 

QQ截图20180620111010.jpg

日前,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下发通知,认定山东深海工程装备与船舶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未来,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将围绕海洋强国建设、造船强国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打造船海领域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引领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发展并辐射全国。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在当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山东船舶工业将通过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行业、企业等多个角度出发,推动船舶行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培育壮大新动能,构筑山东船舶工业发展的新优势。

加大创新力度
夯实转型基础

近年来,面对航运和造船市场持续低迷的困境,山东船舶工业通过积极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大工程之首,旨在打破现阶段企业技术创新以邻为壑的基本格局,填平科技与产业间的“死亡峡谷”,促进形成融合创新的新局面。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的建设顺应了当前船舶行业发展的需求,发挥了产业集群的整合能力,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劲创新动力。同时,作为山东船舶工业在开展科技创新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的成立为该省加快产品转型升级,进一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山东骨干造船企业都是山东船舶工业创新的主体,通过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自主创新,瞄准细分行业,错位竞争,研发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具有转型升级代表性的新产品。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以及高端深海渔业装备,黄海造船有限公司的客滚船系列产品,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的高端远洋渔船等已经成为细分市场领域的标杆产品。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1”号、青岛武船集团北船重工公司建造的世界最大深海智能渔场还入选了2017年中国船舶工业十大新闻。

同时,针对山东船舶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较弱、分布较为分散的局面,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动出击,积极作为。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在山东省国防科工办的牵头指导下,山东船舶工业逐渐形成了“以自主研发设计为先导、以重大项目集成创新为依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山东模式”,并将该模式进行了复制推广,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发展体系初步建立。此外,山东国防科工办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在助力企业满足《船舶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同时,还出台了《山东省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评价工作办法》,为山东省相关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升核心竞争力
助力提质增效

当前船市处于低谷的局面仍未改观,山东省船舶工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山东省国防科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山东将继续加大对船舶工业的服务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引导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力度,深化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山东船舶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近年来,山东省把发展船舶工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加强规划政策引导,密集出台了与船舶工业相关的政策及文件,并在《关于山东省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山东船舶工业到2020年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等。在培植骨干企业方面,山东省一方面认真落实《船舶行业规范条件》要求,引导企业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另一方面,在国内率先采取行政立法手段,继续实施造船企业省级“白名单”制度,提升骨干企业市场竞争力。

通过开展智能化建造,提高造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进而提升我国造船业的整体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船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造船大省,山东省也十分重视智能化建造在促进船舶行业进一步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引导造船企业建立智能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造船企业推进智能生产线改造,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快速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实现提质增效。

未来,山东船舶工业将把科技创新作为驱动行业转型发展的主引擎,进一步完善以自主研发设计为先导、重大项目集成创新为依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山东智造模式”,通过实施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深海空间站等重大专项工程,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促进创新资源要素聚合及创新能力跨越提升,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广泛参与、紧密配合的产业协同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顺应“设计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细化、信息集成化”的变革大趋势,山东船舶工业将以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结构调整着力点,进一步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山东省船舶工业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型。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E1OTgwNQ==&mid=2651472410&idx=2&sn=22c617c70e4fd8a7765a8b480e7cc512&chksm=8bd08148bca7085e6c0e053d18583feeea6fb1640d77f8239c997ac0ba9dbdac4ca4da99a7f9&mpshare=1&scene=1&srcid=0619St3nsYGD9AgoPWymLvLC#rd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