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并购案前景扑朔迷离

来源:《中船重工》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7:26 

全球第三大造船企业大宇造船51.4%的股份上市拍卖是2008年国际船市的一大看点。其实早在去年初韩国就决定将这一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遗留下来的国际船史上最大的企业并购案在2008年底结束。但因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这起并购案不得不在这一轮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继续解决,似乎有点“剪不断,理还乱”的味道。
韩国浦项制铁、GS集团、斗山集团、韩化集团和现代重工五家大型企业参与了对大宇造船的并购,其中,斗山集团在投标前主动放弃,浦项制铁与GS集团结成了联合体参与并购。投标后,又因浦项制铁与GS集团在并购大宇造船的出资金额上意见出现分歧,由于GS集团单方面宣布退出,使浦项制铁也丧失了竞标权利。最终韩化集团以6.5万亿韩元(约50多亿美元)的出资金额被选定为优先并购协商对象,但并购事宜并没有事先想象那么的顺利。

韩化集团遇诸多困难
韩化被选定为优先并购对象后,与大宇造船的最大股东韩国产业银行于去年11月14日签署了谅解性协议。该协议规定:一周内韩化向产银交付3000亿韩元(约2亿多美元)的银行协议担保金(韩化已如数交付),17日韩化开始对大宇船厂进行为期3~4周的全面考察,12月29日双方正式签署并购协议并再交付5%的并购资金,其余资金于2009年3月30日全部以现金形式交付。届时韩化将成为大宇造船的新主人。

而在谅解性协议签署后,韩化遇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棘手难题。一是大宇造船的工会组织向韩化提出要求:并购后要继续雇用大宇现有员工,不得进行结构调整,不得处理大宇的资产,并对员工们提供补偿等。但韩化认为自己仅仅是并购优先协商对象,无义务与工会进行谈判,即使谈判达成协议也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因此拒绝谈判。由于无法协商,大宇工会组织工人将韩化考察团拒之门外,至今仍无法进厂考察。由于拿不到大宇的第一手资料,韩化认为无法签订正式并购协议。

二是韩化筹资出现严重困难。韩化手中约有1万亿韩元现金,还有3.5万亿韩元将通过拍卖子公司和部分房地产筹措,但因现在韩国经济不景气,使得这部分资产价值缩水一半,而且难以找到买主。原来几家银行和国内外的理财基金答应融资支援韩化并购,现在也均以资金困难和投资回报风险过大而停止与韩化的融资协商。由此,韩化需筹资的6.5万亿韩元现在还不足3万亿。

三是大宇资产缩水。大宇的三家子公司亏损达3200亿韩元,这一情况在谅解性协议签署前并未被发现。其中,罗马尼亚大宇芒加利船厂亏损2000亿韩元,大宇新韩机械、大宇烟台分段件厂分别亏损700亿和500亿韩元,至少要再投入1万亿韩元才能使这三家企业转入正常经营。另外,受韩元贬值影响,大宇2008年在外汇市场上大约损失4000亿韩元,使大宇的身价大打折扣。

大宇并购案前途难卜
在涉及大宇并购的一些问题上,韩化与产业银行出现了严重分歧。韩化坚持在考察船厂、弄清情况后正式签定并购协议,而产银则表示要先签协议,后考察,并将正式协议签署时间推迟至1月30日,但韩化认为延长的这1个月时间并不充分。在资金问题上,韩化要求将交款时间由今年3月30日一次交清改为在2年~3年内分期分批付款,但产银坚持按谅解性协议规定的3月30日交齐。而由于发现大宇资产缩水,韩化坚持对所签谅解性协议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改,但产银坚持按规定办事。在这些并购的关键问题上二者互不相让。

韩化表示,如上述要求得不到满足,最终只好放弃对大宇的并购,而产银要付相当大的责任。产银也毫不示弱地表示,其怀疑韩化并购大宇的诚意,如果韩化不能按规定时间签正式协议,那么将宣布韩化丧失并购大宇的权利,责任将完全在韩化。

事实上,大宇造船股份拍卖已拖了10年时间,产业银行想尽快将其出手,了却这桩船企最大的并购案。况且产银原注入大宇的救助资金仅为1.5万亿韩元,此次出手转卖可赚近5万亿韩元,因此产银非常希望此次并购能够成功。另外从当前金融和经济形势分析,并购如果失败,下一轮拍卖将更困难,时间将会拖得更长,更难找到肯出大价钱的买主。同时韩化也希望并购成功,否则该公司将要付出沉重代价。

但业内人士指出,并购失败的可能性同样存在,韩化如筹不到所需资金,产银又不肯在正式签约时间和分期分批付款两大关键问题上作出让步,并购努力最终将付之东流。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