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海洋专家齐聚青岛,中国首倡建立区域环境管理计划

来源:渔夫垂钓 SDTV经略海洋   发布时间:2018-06-05 10:51:33 

5月28日到29日,国际海底管理局和中国大洋协会联合在青岛召开会议,首次由中国发起倡议在西北太平洋的特定区域建立环境管理计划,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日本、韩国的代表都参与讨论。

QQ截图20180605104856.jpg

QQ截图20180605104911.jpg

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刘峰: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就是深海的开发和深海的保护要平衡。在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就会划出可供开发的区域和必须保护的区域。对于一些特殊的物种生活的一些区域,我们必须对它保护起来,不允许进行破坏。

区域环境管理计划是降低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风险的必要方式。目前在覆盖全球的3.6亿平方公里海域中,唯一建立区域环境管理计划的是东太平洋约为120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随着人类在深海活动的增多,联合国代表大会和国际海底管理局多次建议在更大范围制定并执行区域环境管理计划。

QQ截图20180605104938.jpg

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麦克劳治:中国这次提出的倡议非常重要,令人称赞。各个国家对于大洋环境能够保护达成共识非常重要。

中国命名国际海底地名达77处

为了更好保护国际海域,首先要了解海域的环境特征,而掌握海底的地形地貌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便于科考工作开展,各国都对已探明的海底地名进行命名,目前我国命名的海底地名达77处。
从中国大洋协会了解到,目前我国命名的国际海底地名从2011年的7个已经增加到了77个,除了北冰洋外的世界三大洋都有我国命名的海底地名。

QQ截图20180605105000.jpg

采薇海山群、鹿鸣平顶海山,诗情画意的中文名给神秘的深海增添了一分韵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以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海底地名,例如以苏轼、苏洵、苏辙三苏命名三座海丘,据了解,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际海底区域有2.5亿平方公里,占到地球表面积的近一半,为了对这些海底区域进行标准化测量和数据处理,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组织开展对国际海底进行命名,就像标注门牌号一样,将来要编制国际海底的地图集,便于科学考察,而参与命名的首要条件就是对命名海底的调查资料要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这也是一个国家大洋科考能力的体现。

我科学家发现30多个深海新物种

深海生物是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近两年我国科学家新发现的深海物种达30多个,与此同时,中国大洋协会还公开了一批珍贵的深海生物影像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首先闯入镜头的是深海虾群,它们红色的外衣十分鲜艳,一般是成群结队行动;随后上镜的是长尾鳕鱼,它们生活的区域是海平面以下5000多米,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深海幽灵,随后一条黑色的大块头警惕地靠近,随后聚精会神地盯着镜头,它是一条鲨鱼,据最新观测记录,它们的活动范围最深可达3000米,随后这条闲庭信步般游弋在镜头前的鱼名叫银鮫,它的两只大眼睛十分醒目,但是由于常年生活在黑暗环境,它们的眼睛已经失去了感光能力,主要靠体表的测线感知水流变化来替代眼睛,最后出现在镜头前的是一条身体细长的合腮鳗,它看上去十分地饥饿,扭动着身体,使出浑身力气对布放的饵料进行撕咬。

QQ截图20180605105025.jpg

中国大洋协会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春生:最近几年我们通过蛟龙号、ROV无人潜水器的应用,技术手段上去以后,陆陆续续发现了30多个新的物种,对整个海山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包括哪些种类是怎么分布的,那么为海山的保护,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科学的这个支撑。

王春生介绍,尽管如此,人类对海山生态系统的了解还仅仅是开始,目前全球有3万多座海山,进行过生物科学调查的只有200多座,还需要开展大量工作,仅靠一个国家是不能完成的,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共享数据才能更好保护海洋生态。

来源:央视网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I0MzE4Ng==&mid=2650752499&idx=1&sn=25dd0d2cacf750344ffed4715ca5cfdb&chksm=888ea02ebff9293837221357dbf19e9387455eda52ad0075203eee5fd056e455ca293606e667&mpshare=1&scene=1&srcid=0604N6ag09oRMVBhX6BTT4jm#rd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