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海洋创新平台欲“下五洋捉鳖”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8-05-24 17:12:57 

    聚集了全国30%涉海院士、40%涉海高端研发平台、50%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的青岛,拥有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一批“国字号”海洋创新平台。海燕、海马、蛟龙号……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和深远海装备的投入使用,让中国民族”可下五洋捉鳖“的宏伟夙愿不再遥不可及。从跟跑到并跑,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交流齐头并进,在海洋科研领域,中国离”领跑“目标越来越近。
 
  海洋探测须掌握自主权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是我国现阶段唯一的试点国家实验室,自2015年6月正式运行以来,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海洋战略性前沿技术体系构建与资助装备研制及产业化为目标,汇聚国内优势力量,已建成5个联合实验室,3个开放工作室,汇聚了一支含30位两院院士、19位前任计划专家、63位国家杰青和17位长江学者的2200余人的科技队伍。
 
  “透明海洋”等重大海洋科技工程的实施,催生出智能浮标、深海Argo、水下无人航行器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提高了海洋装备国产化率,摆脱了海洋环境监测探测装备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2018051509267f2b3dd4ee94fa.jpg

 “海马-2000”这款可基于我国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剖面浮标将数据信息的自主权掌握在国人手中


 
  在海洋高端装备联合实验室,“海马-2000”这一被国际argo组织认可的自持式剖面循环探测浮标已经具备了量产能力。除了参与国际argo组织的投放,“海马-2000”这款可基于我国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剖面浮标的投放,将数据信息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了国人手中。
 
  “随着卫星覆盖面和传感器的扩展,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掌握全要素、全海深的数据。开发海洋首先要了解、认识海洋,看清楚了,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海洋高端装备联合实验室副主任谭华说。
 
  相较于“海马-2000”,来自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的“海燕”水下滑翔机已然声名在外。


 

201805150926657196e562ea48.jpg

 因为“身轻如燕”,该水下滑翔机得名“海燕”


 
  长2.3米,直径0.2米,排水量70公斤,水下1秒钟内可滑翔1.5米……因为“身轻如燕”,故得名“海燕”。前不久,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他们的“海燕-10000”水下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到8213米,刷新了世界纪录。这意味着在水下滑翔机领域,中国成为第一个具备全海深海洋环境信息感知的国家。
 
  以移动观测平台、精密传感器、通讯网络为研究方向的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致力于为海洋观测与探测提供平台,提高获取各类海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平台,提高观测的速度和精度,并完成海上观测平台与陆地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在研究人员杨绍琼看来,自主研发的深海探测核心产品的应用对于海洋未知区域探测的意义重大。
 
  蛟龙潜海“可下五洋捉鳖”
 
  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不远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是另一个“国字号”海洋创新平台,这里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诞生地。完成最后一次深潜作业返回母港的“蛟龙号”正在基地进行维修和升级,为它的下一次征程做准备。一旁停放的“蛟龙号”1:1模型,则让人更为直观地看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看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投入使用,改变了过去的海洋勘察方式,是我国海洋调查研究历史上里程碑式、革命式的变化。
 
  据丁忠军介绍,自2012年试验性应用以来,“蛟龙号”足迹到达南海、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西太平洋海山结壳勘探区、西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区等7大海区,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样品和数据,为我国抢占国际深渊科学研究前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805150926d18e7cea033397.jpg

“蛟龙号”1:1模型让人更为直观地看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2018051509263208dac75d747b.jpg

 “蛟龙号”1:1模型局部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蛟龙号”刷新了“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这意味着“蛟龙号”能够进入全球99.8%的海底深渊,标志着中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可下五洋捉鳖”的宏伟夙愿不再遥不可及。
 
  2020年6月,“蛟龙号”将执行首次全球航行科考任务,而此次环球航行计划与十几个国家合作,其中主要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我国的载人深潜技术已经跨越‘跟跑’阶段,来到了从‘并跑’到‘领跑’的转折点。全海深载人深潜技术攻关完成后,我们将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实现全球领跑。”据丁忠军透露,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全海深载人深潜技术研究,万米级载人潜水器计划于2021年下水。
 
  经略海洋:国际交流合作不可缺
 
  今年6月,第十八次上合组织峰会将在青岛举行,这势必为相关国家之间的各方面交流合作提供更为直接的平台,创造更有利的机会。这不仅是“国字号”海洋创新平台展示的机会,更是推动相关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的契机。
 
  2017年5月22日,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证实运行,这是中国在澳设立的首个中澳海洋联合研究中心,也是中国在世界发达国家和海洋强国设立的第一个科学研究中心,旨在汇聚全球海洋创新资源,开展南半球海洋和南极合作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全人类对于南半球海洋科学的研究保护。
 
  国际合作交流才刚刚开始,据介绍,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还将携手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合作建立若干个国际海外联合研究中心。
 
  “实验室去年首次和上合组织成员国俄罗斯太平洋海洋研究所完成了北极地区古气候联合调查,未来计划携手俄罗斯等国家合作建设国际北极研究中心,目前正在洽谈中。”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国际事务部部长谭攻克说。
 
  同样,作为掌握载人深潜国际最前沿、最尖端技术之一的俄罗斯也是丁忠军眼里的“香饽饽”,在他看来国际交流合作是必须的。
 
  “俄罗斯在载人深浅技术领域仍然是国际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尤其是勘察应用技术。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载人深潜器的下水实践,有着丰富的下潜作业经验,同时在深潜科研领域在国际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丁忠军介绍,此前“蛟龙号”的载人舱等技术与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将来我们还会有一些合作,我们的技术性能提升方面需要多吸收俄罗斯的先进经验。”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keji/tech/2018-05-24/50283.htm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