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发展“智慧海洋”产业 造海洋经济新引擎
舟山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在海洋领域的深度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当地正打造百亿级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力争2020年前,基本建成国家智慧海洋示范区,为海洋经济发展打造更加强劲的新引擎。
记者戎浩说:“在我右手边可以看到这艘酷似跑车的大型机器,就是由彩虹鱼深海装备有限公司制造的观光型载人潜水器,这台机器无需复杂的训练就可以轻松操作,并且这台机器最深可以下潜至200米,让人去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
这台长约5米,宽约1.8米的观光型载人潜水器,是目前国内领先的观光型载人潜水器,由原“蛟龙”号技术研发人员开发完成。每台潜水器售价200万美元,虽然要到今年8月正式上市,但已经有不少国外客商前来洽谈合作。
美国深海服务研究公司CEO爱德华说:“我觉得他们这个潜水器,是一款真正的能够带领公众,到水下去观光去探索海洋的非常好的装备。”
彩虹鱼深海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期龙说:“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本地高校和自贸区的叠加优势,在国际国内奠定彩虹鱼深海装备作为载人潜水器的重要供应商的地位。”
做大海洋电子信息产业,舟山正在建设海洋生态创新谷、海洋科学城等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园区,吸引了一批海洋数据服务、海洋观测、海洋电子装备产业等“智慧海洋”行业的领军企业前来落户。麦克斯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种电子标签,已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仓储物流等领域。中电科(浙江)海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省唯一集卫星通讯、卫星管理、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企业,企业开发的海上宽带通讯系统,让渔民出海时,也能享受上网和通讯服务。
目前,舟山拥有规模以上海洋电子信息企业30余家,产值突破40亿元,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按照当地《智慧海洋建设实施方案》的规划,到2020年,舟山海洋电子信息产业要再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实现年总产值100亿元的目标。
舟山市经信委副主任康专说:“下一步我们主要是想利用国家智慧海洋的发展战略,加大精准招商的力度,包括我们产业培育的力度,特别是要重点发展海洋电子,包括我们物联网,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来提升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这个能力。”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8-05-07/49609.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