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强化海域和海岛动态监测监管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5-04 14:57:56 

   本报讯(记者张向冰通讯员钱丹丹)4月27日,江苏省海域海岛管理暨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工作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旨在为夯实江苏海域动态监管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质量,强化海域使用事中事后监测,实现海域和海岛动态监视监测高质量发展,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会议指出,江苏将进一步落实《围填海管控办法》要求,完善海域动态监测机制,市县海域监管中心建立常态化监视监测机制,加大动态监测力度。利用卫星(无人机)遥感、现场监测和远程视频等手段加强对在建围填海项目和疑点疑区监视监测。

  加强海域使用事中事后监测,为科学管海提供决策依据。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组织开展全省围填海专项调查,全面查清围填海底数。对全省400宗围填海项目和100宗构筑物用海项目进行监视监测,掌握全省闲置未利用的围填海存量、围填海项目的开发利用情况及构筑物用海项目的实际用海情况。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江苏省的海域使用后评估方法,为完善围填海管控措施和实施海域整治修复提供决策依据。

  开展岸线保护与利用监测,掌握海域海岛开发利用情况。根据《江苏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要求,省海域监管中心依据历年岸线监测数据,分析岸线变化情况。市县海域监管中心每月至少对所辖岸线开展一次全范围监测,重点对严格保护和限制开发岸段、整治修复岸段以及海岸线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每月报送岸线监测报告。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度国家《海岛统计报表制度》。

  加强队伍能力素质培养,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加强各级海域监管队伍建设,提高为管理部门服务的质量。继续联合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门举办全省海域监管技能比赛,提升海洋测绘技术水平。市级海域监管中心要做好辖区内海域动态监测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县级海域监管中心要结合县级能力建设成果,制定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完善业务管理机制,形成统筹衔接、高效顺畅的业务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共建单位和涉海科研单位院所的作用,形成强大的支撑和保障合力。

  推进海洋综合管控系统应用,初步建立海洋管理“一张网”。围绕生态管海要求,优化江苏省海洋综合管控系统,增加新审批用海项目与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海洋生态红线对比分析;完善围填海中水系、植被分布等生态管海的效果;建立海域审批资料电子档案;继续做好不动产登记信息交换工作。市、县级新建海域相关业务系统应与综合管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对海洋专网网络资源、数据资源和业务系统整合,初步构建海洋管理“一张网”,为海洋管理提供准确管用、实时、高效的决策支持。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0503/73096.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