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海渔业资源及栖息环境监测的相关通知
各相关单位,各创新单元:
为进一步提升航次资源利用效率,服务各理事单位及创新单元海洋科学考察与研究需求,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将联合组织实施黄海渔业资源及栖息环境监测2018春季航次,现征集共享航次搭载需求(见附件1)。
请有意申请搭载该航次的研究团队填报《海洋国家实验室科研任务搭载申请表》(见附件2),如科研任务需搭载调查设备请填报《海洋国家实验室科研任务搭载设备信息表》(见附件3),并于2018年4月30日前将申请表提报至海洋国家实验室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邮箱:gof@qnlm.ac)。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将汇总各科研团队提出的科研任务需求,结合航次安排和执行船情况,组织海上调查队伍具体实施。
附件:
1.黄海渔业资源及栖息环境监测2018春季航次概况
2.海洋国家实验室科研任务搭载申请表
3.海洋国家实验室科研任务搭载设备信息表
联系人:王宁,电话:13370882335;杨雯漪,电话:1861505073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2018年4月25日
附件1
黄海渔业资源及栖息环境监测
2018春季航次概况
一、任务目标
本项目以黄海为研究区域,通过系统的开展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掌握黄、渤海渔业资源结构、种类组成和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特性、数量分布、洄游规律、生物量及可捕量;基础生产力调查,包括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等;同步获取渔业资源栖息环境包括温度、盐度、溶解氧、PH、无机盐等理化因子。
·调查时间:5月7日—6月1日
·作业海区:黄海海域
·作业站位:104个站位(如图)
·搭载船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北斗”号调查船
二、调查内容
1.黄、渤海渔业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特征,主要渔业资源种类的数量分布、生物学特征(长度、重量、性腺成熟度、胃饱满度等),评估黄、渤海渔业资源生物量及主要渔业经济种类的资源量。
2.黄、渤海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特征,主要渔业种类的产卵场及索饵场分布、繁殖生物学特征变化,评估黄、渤海水域的产卵场功能与资源补充能力。
3.黄、渤海渔业水域环境特征,包括温度、盐度、溶解氧、营养盐、PH值等,评价近海渔业资源环境质量。
4.综合评估黄、渤海海域渔业资源及其主要渔业种类的生物可捕量,分析各海域渔业资源变动情况,捕捞承载力,编制黄、渤海渔业资源数量动态评估报告、提出近海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建议。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huanbao/sea/2018-04-28/4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