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一发不可收拾,如何科学治理?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发布时间:2018-04-28 14:34:30 

蓝藻又叫蓝绿藻,实际上它是光合型细菌中的蓝细菌,习惯上大家一直称其为“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原核微生物。湖泊发生水华时常以蓝藻纲为主,经常大量出现的有微囊藻、鱼腥藻、颤藻等蓝细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蓝藻对生活环境和营养要求都不高,所以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它们是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环境变化、富营养化导致其恶性繁殖时,可形成“水华”,蓝藻纲中的颤藻也会和甲藻纲中的某些藻类一样,造成“赤潮”,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蓝藻爆发是水产养殖中常见且顽固的问题。高温季节,很多管理不科学的塘口都会爆发蓝藻且容易反复,养殖户 “谈蓝色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蓝藻的危害
许多种蓝藻有气泡,可使之漂浮水上,趋向有光处,这使得它白天可以漂浮于水面优先抢占光能,使不能移动的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导致下层水体缺氧),通过种间竞争逐渐成为绝对优势种群。但是,物极必衰,随后而来的种内斗争又使其大面积死亡。

蓝藻死亡分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体大量溶氧,释放大量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鱼虾在严重缺氧和大量有毒物质的环境中极易大量死亡。另外,富营养化藻类(包括蓝藻中个别种)不但活体带毒,而且死亡个体分解也会产生生物毒素--蓝藻毒素(如微囊藻毒素),不仅可使其他水体生物包括养殖对象中毒死亡;也能在数量少的情况下,通过食物链积累效应在水产品内富集使人中毒,重者致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蓝藻无论是活体还是残体都对养殖对象有明显的危害,因而在水产养殖中对蓝藻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想科学防治蓝藻,我们就得先清楚蓝藻爆发的原因。

蓝藻爆发的原因
爆发因素:

1、从物质角度:有机磷过多,氮磷比失衡,碳循环失衡;藻类原生质的组成通式--C106H263O110N16P,除了对碳源的大量需求,无机营养物质中对氮的需求也远远大于磷。

2、环境因素:气温高,水体间交换少,底部富营养化,塘底板结发粘等;

3、水质因素:pH偏高,总碱度和总硬度降低等;(常规藻类生长适宜的pH为6-8,蓝藻为7-9)

4、硬件和产品技术因素:增氧手段不好,没促进水体对流交换的设施,源水不好或缺少源水处理设施和措施。使用了还原性、刺激性、导致水质发粘和底质板结的杀菌、净水、改底产品等。

分析:

1、高温季节,也是养殖高峰期,生物代谢加快,投饵也会增多,因此底部富集了大量的排泄物和残饵,然而微生物转化这些有机质的能力远远跟不上,而且还消耗大量溶氧。溶氧较低的底部环境使得好氧菌受抑制开始减少,底部菌相平衡被破坏;此时如果使用令水质发粘的产品、还原性底改、或导致底部发粘板结的底改产品,都会加剧底部菌相的破坏和失衡。 

2、板结发粘的底部环境使得泥-水之间的交换被阻隔,厌氧菌向好氧菌提供的短链有机质被阻隔,另外因底部溶氧不足,导致好氧菌减少,菌相失衡,从而导致水体碳循环失衡和氮循环失衡,继而破坏水体藻相平衡。

中下层好氧菌减少,蛋白质等有机质经厌氧菌发酵后产生的短链含氮有机物不能进一步被矿化分解为可直接被藻类利用的硝酸根离子、铵离子等无机氮化物,氮循环也失去平衡,水体中能被藻类直接利用的无机氮营养减少甚至枯竭。

二氧化碳的来源,除了部分由空气进入水体,大部分依赖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菌类对有机质的矿化分解,富营养化发粘的水体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溶入水体难度增加,多糖类有机物厌氧发酵后产生的短链糖类不能进一步被好氧菌矿化成二氧化碳等碳源,仅靠夜间藻类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大大减少,池塘自我调节pH机制缺失,昼夜pH变化不大,而且持续升高。

3、厌氧发酵产生的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不能被及时转化,导致这些有害物质蓄积,同时部分发散到底泥上层和底部水体的亚硝酸盐、硫化氢、二价铁离子等也不能及时被氧化或转化,导致底泥发黑,底部水变臭。

4、板结发粘的底部环境也导致底泥中的钙镁离子等营养盐向水中的溶解减少,水体的总碱度和总硬度也开始降低;

5、高温和较高的pH促进蓝藻生长,却抑制常规藻类生长。

6、藻类原生质的组成通式--C106H263O110N16P。常规藻类一般营无机营养型,除了利用CO2外,还需要无机氮化合物提供氮素来合成藻体蛋白质,另外还需要磷、硫、镁等。因为二氧化碳的减少,常规藻类利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和生产葡萄糖的能力减弱,生长受到抑制,而蓝藻可以利用碳酸氢根等中的碳作为碳源;由于大多数蓝藻具有固氮能力,所以低氮高磷和缺少二氧化碳的的水体环境极易使蓝藻成为优势种群。

7、蓝藻的移动能力和趋光性使其白天时富集在水体表面和上层,使小球藻、硅藻等不能移动的藻类得不到光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越来越成为弱势种群,藻相平衡被破坏加剧。

8、大量成为优势种群的蓝藻互相竞争生存空间,老化和死亡的蓝藻造成老绿水、倒藻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找到蓝藻爆发原因的核心点:高温和富营养化给蓝藻生产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板结发粘和富集大量有机质的塘底环境使得池塘溶氧减少、碳循环失衡、氮循环失衡和营养盐的缺失,继而打破菌相和藻相的微生态平衡,加剧蓝藻的蔓延。

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蓝藻如何防控?



相较于常规藻类,蓝藻更具有竞争力,所以,我们提倡“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预防蓝藻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着手:

一是,在线或定期监测水体氮磷、pH、溶氧、总碱度、总硬度等指标,使用好的调水改底产品,搭配合适的微生物产品,在水质底质健康和菌相平衡的情况下,藻相容易稳定和平衡;

二是,无论使用机械增氧,还是药物增氧,保持水体较好的溶氧;另外,定期更换新鲜水,也可稀释蓝藻和藻毒素的浓度;

三是,定期补充碳源、微生物辅酶(微量元素)和清淤菌。



蓝藻容易反复,一旦爆发又该如何应对呢?传统的治理方法通常是以杀藻为目的,虽对蓝藻的治理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会令水质突变,给鱼、虾造成毁灭性的刺激和中毒,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泰缘生物认为科学治理蓝藻爆发的思路应该是:蓝藻爆发时,不能一味地采用杀灭手段,而是采取杀灭一部分抑制大多数的原则,通过对底质水质的改善和菌相的培养(培养小球藻、硅藻等)来控藻,实现藻相平衡。蓝藻严重,要根治必须先改底,培养底部的菌相平衡。

传统治理蓝藻方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泰缘生物根据多年的行业经验现提出安全快速解决蓝藻爆发的方案:

晴天阳光充足时,上午施用泰缘50%过硫酸氢钾的粉剂(Thaiyn菌毒速消////泰兰芬/安可清/菌菌克)或者片剂(360云消/泰兰德/安可净/毒毒消)300克/亩·米改善和修复水体底部板结现象,恢复正常的碳循环;中午12点~14点在池塘下风口等蓝藻集中处撒360云灭 藻毒双净(200克/亩·米)杀死一部分,抑制大部分的活性;傍晚时注意增氧,因为藻类生长和死亡都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二天施用泰缘清淤150克/亩·米补充底泥菌相,施用BIOART氨基酸500~1000克/亩·米配合活化后的促藻菌和乳酸菌,培养有益藻相;第四天水质水色全部变化。由于蓝藻容易反复,建议经常发生蓝藻的池塘30天使用一次360云灭 藻毒双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蓝藻反复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错方法,不仅蓝藻没被消灭,养殖动物也濒临死亡,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采用泰缘生物治理蓝藻新思路,不仅可以抑制蓝藻,对水生动物也没有伤害,其结果是:水体通透,底泥好氧菌层建立,微生态平衡修复,泥-水-大气三方物质和能量循环恢复正常,是目前应对蓝藻爆发的最理想解决办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