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海洋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要地作用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04-18 11:06:07 

■ 张兰婷 翟璐 王波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的重要论断。高质量发展,是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基于同时满足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需求,而实行的一种全面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要求摒弃以劳力、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为根本发展动力,以速度规模为终极目标的旧的发展路径取向,全面转入以知识、信息等新要素为主体驱动力,追求要素投入质量效益,突出生态文明的全新发展轨道。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海洋,依托海洋,经略海洋,充分发挥海洋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要地作用。

  一、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供给。我国海域面积广阔,是多种自然资源的富集地,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油气、矿产、能源、沿海滩涂和浅海、港址和海岛等资源。然而,目前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质量不高与不可持续问题比较严重,海域空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制约了我国海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此,应将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提升到战略高度加以审视。

  资源开发既要改变传统开发利用方式,做到资源开发综合、高效和循环利用,又要扶持海洋资源开发新业态,加快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健康食品、海洋高端装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对于深海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等深海高价值矿种的勘探和开采,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高新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提高对深海战略性生物资源的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既要合理布局国内日趋紧缺的近海空间,积极开发深远海养殖空间,又要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公海、大洋和南北极资源勘探和开发活动,加强南极磷虾等高蕴藏量、高价值的深海战略性生物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二、提升海洋科技竞争力。海洋是一个大尺度时空的开放性系统,其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以及复杂多变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决定了海洋具有陆域生态系统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海洋开发过程中,需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逐步优化海洋资源开发模式。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有利于提升我国在海洋研究、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管理等海洋事务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彰显我国现代海洋科技实力,使海洋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主要着力点。

  要大力推动“智慧海洋”和“透明海洋”工程建设,支持鱼群渔汛预报、深远海环境监测、遥感卫星等高新技术研发,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在大洋勘探、海洋自然资源利用和海洋空间资源拓展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依托我国各海洋类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和完善以国家海洋重点实验室为核心,以海洋类高校、实验室和科研院所为载体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地区的海洋科技创新领域合作,建设国际海洋科技产业基地,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国际交流机制。

  三、打造高端海洋产业。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写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主要包括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以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契机,尽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重点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海洋高端产业集聚的有效途径。

  海洋成为高端产业集聚的战略要地,必须立足我国海洋资源优势、挖掘海洋资源潜力、扬长补短,努力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大力提升海洋新兴产业的比重。要重视发展海洋实体经济,把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尽快构筑起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要遵循产业集群发展规律,以打造特色海洋产业链为导向,引导和支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沿海重点城市集聚,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港口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建设一流的港口,依托港口构建大海洋产业格局,加速高端海洋产业向临港集聚,提高海洋产业集聚效应。借助“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优化海洋产业发展环境,促进资金、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融合,共享海洋园区优势资源,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四、扩大海洋开放合作。开发利用海洋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对外依赖度不断增加,海洋战略通道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海外贸易与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海洋事业以更加开放的态势发展。扩大海洋领域的对外开放,是促进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输出海洋领域优质产能的现实需求,也是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国际化水平的战略举措。

  海洋成为对外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海洋开放战略,推动开放型海洋经济发展,形成海洋事业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围绕互利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充分利用海上战略通道,创新合作模式,全方位推动各领域开放与合作,积极实施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合作项目,在全球布局产业链,提升我国在国际海洋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层次,获取更多的“海外红利”。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海上通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中国海上通道的安全和高效,确保我国海洋贸易和能源的战略利益。

  五、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延伸与拓展。优质的海洋生态资源、多类型的海洋生态系统是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海洋的重要支撑。

  海洋的脆弱性决定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易破坏性,由此给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必须完善海洋环境保障机制,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提升海洋灾害防治能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海洋持续供给能力的战略举措,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繁荣进步的自然基础。必须厘清并把握好海洋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协同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海洋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保障。

  六、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进入21世纪以后,沿海各国纷纷将经济发展空间转向海洋,制定了相应的海洋开发计划与战略,开启了以海权与海洋资源争夺为主的地缘政治新格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障国家海洋权利、维护海上通道安全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要完善海洋开发体制机制,加大海洋开发科技投入,全方位探测深水海底矿物质资源、生物资源以及空间资源,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供给,为我国进军远洋奠定基础。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需要强有力的海上军事力量做支撑,要加速推进海防与海军建设,推行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的双重发展策略,增强海防实力,维护国家海上安全。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秩序建设,维护我国在公海空间利用、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的权利,积极融入到大洋或公海的开发与管理行列中,在处理与解决国际海洋争端中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作者单位系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80418/72853.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