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农业部渔业局综合处
新年到来之前,我国多宝鱼(学名大菱鲆)的主产区———山东省与上海市有关方面在济南进行产销对接,商讨山东无公害多宝鱼重返上海市场的事宜。此前,山东省有5000万尾多宝鱼因“停售令”滞销。
多宝鱼“回归”市场的曙光使悬在多宝鱼养殖户头上的愁云逐渐散去。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表示,一条鱼牵扯了消费与养殖两头,药残使这个产业受到影响,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山东将进一步从水质、药品、饵料等各个环节进行整改,控制药残。
带上“两证一报告”才准入市
据了解,与以往不同,此次山东进入上海市场的多宝鱼将完全按照“场对场”的方式对接,即批发市场做见证人,销售商与生产者进行直接对话,即将进入上海市场的山东多宝鱼将实施品牌化,并全部挂牌销售,每条鱼都能追溯到出自哪个养殖场,甚至精确到哪个鱼池,让消费者能吃个明白。
1月4日下午,400公斤携带防伪标签的多宝鱼从山东烟台直接空运到了上海。笔者从铜川路水产市场获悉,从1月1日至今,山东方面已经有750公斤“身份证”多宝鱼直供上海,上市第一天就售出了100多公斤。笔者在铜川路800号市场内一家水产专卖店看到,这些多宝鱼有了自己的品牌———“蓬莱阁”,尾巴上还都挂了个椭圆形的防伪卡片。据介绍,刮开卡片的涂层,拨打防伪标签上的查询号码,并输入每一条多宝鱼的“身份证”号码,就可知道这是不是正宗的“无公害多宝鱼”了。
除了防伪标签,这些多宝鱼还带来了“两证一报告”。多宝鱼的供货商是山东一家国家级多宝鱼良种场,负责人曲先生向笔者出示了《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和《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验报告》。这份最新签发的《检验报告》中,孔雀石绿、无色孔雀石绿、恩诺沙星、红霉素等7项检验指标全部显示为“合格”。据悉,山东方面每供应上海一批多宝鱼,都会带上这些证书的原件。
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认为,这种方式实现了进货渠道、质量以及管理的对接,将使所有的商品鱼都可以追溯到源头。他说,多宝鱼实际上成为了上海水产市场上第一种通过市场准入制度的鱼,为规范其他水产品销售开创了先例。
无公害多宝鱼价格销量走高
大连双龙海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景龙告诉笔者,目前该公司无公害多宝鱼通过上海两家水产商行实行总代理,主要面向上海100家星级酒店进行批发销售,批发价为每公斤110元左右。在上海销售半个多月,每日销售1000公斤左右。
据上海铜川路水产市场负责人杨连发介绍,目前由于在市场上销售的多宝鱼数量不多,价格超过以往,以上海铜川路市场为例,“无公害多宝鱼”目前售价约每公斤110元,比过去上涨了近一半。
广州市黄沙水产市场场长陈智勇表示,近日首批被允许入穗的多宝鱼销售价格将比之前贵30%。由于今后多宝鱼必须执行每月抽查两到三次的检测制度和出具各项检测证书,这些费用将由养殖户和经销商共同承担,因此多宝鱼价格将比原来每斤30多元有所上升,并很难在短期内出现下降。
因为加贴防伪标签的多宝鱼零售价每500克高达60元左右,比原先贵上一倍,江苏苏州的水产商人担心没人买,所以进货十分谨慎,目前仍在观望中。
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的诚信经营户“林记水产”、此次山东烟台多宝鱼的总经销商林先生介绍,目前他们经销的多宝鱼分别来自大连和山东,前来购买多宝鱼的客户主要为沪上一些知名酒店,自1月1日以来他们的销售量每天都要增长10%左右。目前,他们正在计划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多宝鱼的供应量。
专家说严按标准养殖无需用药
继去年12月20日辽宁葫芦岛市兴城的无公害多宝鱼率先进入京沪市场后,山东多宝鱼也开始踏上开禁的“破冰之旅”。有专家表示,多宝鱼虽能“浴火重生”,但药残事件却戳到了水产养殖业的痛处。
1992年我国成功从英国引进200尾多宝鱼鱼苗,经过10多年的繁育,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数十万养殖户,产量达5万多吨,产值达40多亿元的庞大产业。
将多宝鱼引入我国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雷霁霖说,利益的驱动使养殖规模过度膨胀,然而养殖方式陈旧、种质退化现象未得到妥善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导致目前的多宝鱼体弱多病。雷霁霖说,事实上多宝鱼以及其他鱼类的质量是很容易监管的。由于目前我国的鱼类养殖多采用的是工厂化养殖,因此每个养殖环节人为可控性强,只要严格按照规范养殖,生病的可能性很小,也就不需要用药了。
据介绍,目前烟台直供上海的无公害多宝鱼,养殖主要取用地下100米的深井海水,这种深井海水温度一般能保持在14摄氏度到17摄氏度,在这种较稳定的低温水环境下,多宝鱼不容易生病,也就极少用药。即使用药,也完全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鱼药目录来选择药物。多宝鱼吃的饲料,也杜绝了小杂鱼等,而是进口的颗粒饲料。此外,为提高鱼的免疫能力,他们还在鱼饲料中添加少量大蒜素,可以确保安全无害。
链接 多宝鱼市场重新洗牌
多宝鱼事件带来的市场洗牌效应出乎意料地快,部分小型养殖业户遭到淘汰后,大型养殖企业在市场整顿后脱颖而出,市场份额大大提高。2006年12月29日,山东—上海大菱鲆对接洽谈会在济南召开,在上海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见证下,东方海洋等4家大菱鲆养殖企业与上海市部分水产批发市场及有关经销企业签订了产销协议。洽谈会上,上海食品药品监督所的负责人表示,上海对“多宝鱼”的态度是明确的,过去没有禁售,现在没有禁售,将来也不会禁售,查处的是个别不法业户,保护的是大多数守法企业,使市场更规范。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赵玉山表示,从长远来看,“多宝鱼风波”促使养殖企业标准化养殖,实现优胜劣汰,更有利于多宝鱼产业的健康发展。(稿件来源:2007年1月17日《农民日报》第8版)
2007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