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与妈祖文化

来源:罗健   发布时间:2015-05-21 02:58:46 

妈祖信仰与崇拜,是福建与台湾颇有影响、颇有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文化现象。

原先,“妈祖”的本意并非神名,而是闽台粤一带民间对高辈份女性的敬称或昵称,相当于“祖母”或北方的“姑奶奶”之类。现今人们所说的“妈祖”,一般是指民间信仰的海上女神,即所谓的船仔妈、天妃、天后。

与闽台许多民间信仰、崇拜的俗神一样,妈祖也不是杜撰出来的偶像,而是从平凡民众中走出来的、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她原姓林名默,又称林默娘,福建省莆田县湄州屿人,传说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卒于雍熙四年(987年),在世28年。据目前所看到的最早文字记载,她生前为巫,能预卜人之祸福,且每每应验,为人传颂,在当地民众中很有影响。于是,她死后人们建庙祀之,而不少崇拜者宁愿相信她仍然存在,遇事进庙祷告祈求,甚而“有祷必应”,渐渐地人们对妈祖的认识发生了质变,星移斗转,妈祖邃由女巫变为了女神。

在往后的岁月里,人们根据自身的愿望、需要与想象,添枝加叶、浓彩重墨地传说、记述、描绘有关妈祖的生平事迹。经过宋、元、明、清各代的逐步演绎发展,一个身世不凡、形象与事迹具体而丰满、且融儒道释理念于一身的女神便活灵活现地展示于世人面前。其内容大致为,她是宋代都巡检林愿的第六个女儿,母亲林王氏因吞食观音菩萨的赐丸而怀胎。出生时“有祥光异香”。出生后弥月不曾啼哭,所以取名“默”。8岁“从塾师训读,悉解文义”。10岁余“喜净几焚香,诵经礼佛”。13岁又从师学道,16岁“窥井得符,遂灵通变化,驱邪纠世,屡显神异”。她习水性,善驾舟,16岁那年随父兄渡海,遇狂风恶浪,舟覆,她负父泅水至岸,兄殁于水。此后,她便经常驾舟往来于湄洲岛附近海面,救援遭风遇险之商渔船民。她善良勇敢,乐善好施,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得附近渔民信赖。因为她是神,所以她不是死去,只是驾舟升天而已。她升天后还经常穿朱衣,云游海上,救护渔民和客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造神的传统与习惯。对于妈祖的这个演化、塑造过程,反映了宋元以来历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思想观念,同时也体现了民间造神运动的一般规律。

在这个造神运动的进程中,封建朝廷的赏赐褒封为民间的妈祖信仰与崇拜起了极为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使之不仅有了合法的身份,而且为其向外扩张传播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自宋徽宗于宣和五年(1123年)下诏,赐妈祖庙号“顺济”开始,宋、元、明、清几朝帝王对妈祖及其庙宇多有赐封,且呈累进叠加之势,诸如“天妃”、“天后”等,直至清嘉庆七年(1802年)敕封其为“天上圣母无极元君”,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对妈祖的信仰与崇拜是同一定的思想感情、礼仪形式、风俗习惯相联系的。这不仅表现在诸如建有妈祖庙、雕塑有妈祖神像等物质形态上,而且表现在信众们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上。平日里信众把妈祖神像供奉在家里或船上,随时烧香求愿,或求佑护渔民与行船;或祈风调雨顺,生意兴隆,事业发达;或祷亲人团圆,阖家平安,子嗣兴旺,吉祥如意;等等。而一旦到了元霄节及妈祖诞辰或“升天”纪念日,崇祀妈祖的活动更是盛大隆重。尤其在女信众心目中,妈祖更是一尊多功能的神。她不仅能解除人间的诸多疾苦灾难,甚至有如观音菩萨那样的“司孕嗣”的功能。至今,湄州岛妇女还梳有一种状如船帆的发髻,俗称“莲髻”,便是对妈祖崇拜的一种表征。

作为一位平常的民间女子,妈祖短暂的一生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壮举伟业,也未留下什么著作,更谈不上什么思想体系。但人们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为她编造了许多具体生动乃至于神奇的生平事迹,把她塑造成为一位聪慧灵悟、热爱劳动、慈悲博爱、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这反映了人们对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价值观念与道德精神的肯定、赞赏与追求。这也是妈祖信仰与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得以如此久远而广阔地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妈祖文化中蕴涵着这类价值观念与道德精神,所以历代都对其教化功能加以重视、加以发挥。如,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诗句说:“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又如,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道:“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更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前台湾曾拍有一部关于妈祖的电影,故事情节和思想主题是宣扬古代的一个英雄女子。其推介词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妈祖是一个女孩子,她只不过活了二十九岁,既没有做过大官,更没有发过大财,她的短短一生的事迹,只是‘孝亲’与‘助人’两事,竟能博得后世如此的崇敬,在历史上多少政治风云人物,后世无人为其主祠崇敬,原因是政治上的表现往往与人民没有直接关系。妈祖的表现是普遍性的,群众性的,是与人民,尤其是以海为生的人,有直接密切的关系的,就社会教育观点来说,妈祖的事迹,实在是一种很好的有效的伦理教材,是更应当格外的重视的了”。

妈祖信仰与崇拜不仅有着上千年悠久的历史影响,而且有着广泛的地域影响,群众基础宽广而深厚。据说,目前全世界有几千座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信奉者约有2亿人之多,主要分布于亚太地区和华人圈中。闽、台、粤、港、澳及东南亚一带是妈祖信众集中的区域,仅台湾就有信众逾千万,建有的庙宇约千余座。近十多年来,每年均有众多台湾信众不辞旅途劳累,到湄洲妈祖祖庙祭拜请香。近年成立的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加入的团体会员,除了闽、粤、浙、苏、沪、鲁、津、冀、辽、皖、赣、湘、桂、琼、黔等15个省市的妈祖文化机构100多家之外,还有台、港、澳和外国的大几十家。

对于妈祖与妈祖文化的研究探索,历史上很早就有人涉及。但逐渐形成研究热潮,则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许多地方及台湾、澳门先后举办过几十次有关的学术会议、研讨会或论坛,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已正式出版的中文妈祖研究学术专著数以百部计,各种期刊和论文集刊载的论文有几千篇,还有为数不少的宫庙志书、画册、纪念册、文艺作品及音像类作品。这些作品虽良莠不齐,但数量确实惊人。有的高等院校博士点还把妈祖文化研究作为选修学位的课题。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