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食药监局发布生食海产品消费安全提示
记者陈泽云报道:昨日是元宵佳节,不少市民都会选择与亲朋好友在外聚餐。广东海产丰富,广东人喜吃海鲜,不少地区本就有吃生鱼片的习惯。随着消费水平提升,很多人爱上鱼类、贝类刺身,将其视为高级享受。殊不知,生食海产风险很高,可能感染副溶血性弧菌。
3月2日,广东省食药监发布生食海产品的消费提示,指出生食海产品属于高风险食品,饮食不当会引起中毒。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生食海产品必须取得“生食类食品制售”的许可项目,具备专门加工制作场所和工用具。
生食海产品应该注意什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如下提示广大消费者:
第一:生食海产品前,首先要查看该单位《食品经营许可证》上“经营范围”是否标注“含生食类食品制售”的项目。餐饮服务单位如果未取得该许可项目而从事生食类食品制售的属于超范围经营。在不符合食品加工制作要求的操作环境下制作生食类食品,极易导致由副溶血弧菌等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第二:用餐时注意辨别食物的新鲜度。首先,要察看食物是否存在明显的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情况。其次,可通过观察食物色泽是否正常,通过按压观察食物是否有弹性进一步判断食材是否新鲜等。
第三:旅游团餐或大型聚餐时建议尽量不要选择进食生食海产品类食物。中小学校食堂禁止加工制售生食海产品。
第四:消费者在外出就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食物中毒典型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热线12331 报告,并保存相关证据,以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的调查处理。
科普小常识: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在有食盐的条件下(食盐浓度为3%—3.5%)生长良好,故而得名。该菌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但该菌既不耐热又不耐酸,只要加热到56℃并持续5分钟,或90℃并持续1分钟,或用1%醋酸处理5分钟,或用稀释1倍的食醋处理1分钟均可将其杀灭。如果处理不当(未经过充分的清洗,或生熟食品的交叉污染),或吃法不当(生吃或半生不熟等,如……查看原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353295.html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353295.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