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乳山景区登上联合国气候大会殿堂彰显国家绿色发展意志

来源:微信   发布时间:2017-12-25 09:41:29 

大乳山景区登上联合国气候大会殿堂彰显国家绿色发展意志


——图解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修复的绿色样本——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



海洋财富网12月22日讯    大乳山位于威海乳山市海阳所镇的西端,乳山口东岸,海拔216.6米,主峰呈圆锥形, 山势浑圆丰满,顶峰挺拔突起,形态优美,宛如母亲的乳房。乳山市及乳山口皆因此山而得名。今天的大乳山,如出水明珠绽放在齐鲁黄金海岸线上。这里的山,翠绿;这里的天,清朗;这里的海,蔚蓝。


大乳山有丰富的自然美景,拥有山、海、滩、湾、岛、湖、林、泉等综合旅游资源。用一句传媒人士的话说“这里美的令人窒息”。近年来随着滨海旅游热的兴起,大乳山已成为了众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既然这里风景如此秀丽,那为什么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呢?


大乳山在前些年虽然也拥有地理优势,但当时却并不是一处旅游胜地。2005年之前的大乳山,四野荒芜、植被稀少、泥滩盐碱,生态破坏严重。直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园林高级工程师刘新利(现任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董事长),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敬畏和眷恋之情,对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敬重之心,来到了大乳山。


刘新利董事长曾说,到这个地方来是一种巧合。当时他正在四处考察,要建设一个现代滨海旅游的大型景区,从海南、广西、广东到福建,从浙江、江苏到山东,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海边,偶然的一个机会来到了这片土地。当时看到这个资源的时候他就震撼了。他要找的、梦里所追求的正是这片神奇的、有灵气的土地。在中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把山、海、滩、湾、岛融汇到一个景区的资源是非常少,很难得到的。虽然从当时来看山是荒山、滩是烂泥滩、湖也没有,是臭水坑,但是它的基本元素都有。


不过,请朋友们看一看当时的图片,很少有人相信在这里可以建设一个滨海旅游度假区。


刘新利从事园林建设、旅游开发40余年,曾南下北上、屡建奇功。2005年3月18日,他带领一支园林铁军进驻大乳山下,着手开发这片未被人们发现的处女地。


在这里开发旅游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改造环境,治山理水。建设者们植草栽树、清淤建岛、淘洗沙滩、铺路架桥……12年间,栽植各种乔灌木2000万株(墩),花卉500多万株,铺草坪近300万平方米,现在的景区已是山上绿树成片,花草随处可见。如果不是专门介绍,99%的游客不会知道这是一片人工园林。

数字是枯燥的,但在多数人希望投资能迅速赚钱的社会环境中,能够静下心来,用12年的漫长岁月打造 一个生态修复的系统工程,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刘新利的率领下,建设者们“灵活运用甚至自行创造出最先进、最适合的生态技术,使大乳山生态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效循环的闭环,在经济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条件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绿色发展“大乳山生态修复课题组”给中央领导的《要报》)首先,理水治土,进行生态基础建设。在缺少淡水的大乳山修水库建湿地蓄存淡水,针对火成岩山体无地下水可利用的状况,沿山体建设多级提水管网,灌溉山体植物。引淡水并结合引种适宜压碱治滩的地被植物改良土壤。针对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的状况,沿山体建设“梯田”,购进大量适宜植物生长的客土,改善植物的立地条件;同时清理遍及滩涂和近海的大量废弃“养殖池”。为避免污泥污水垃圾流入大海,清除养殖池时,采用“先清污,后拆池”的做法,先将每个海湾、池塘、河流的污泥彻底清挖外运,然后再拆除养殖池堤坝,清运乱石垃圾;植树造林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种植适地适树奠定植物的生态基础,再通过人工肩扛手抬进行林分改造,形成稳定植物生态系统的混交林;景区所有新建服务设施的污水处理因没有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可利用,自建八处污水处理设施,分别采用机械耗氧、厌氧微生物等办法严格处理,达到农业三级排灌标准。考虑到中水尚富有营养,直接排向大海仍有生态隐患,因此景区建设了大量湿地,收集中水及降雨,通过湿地进一步降解污染后,用作园林灌溉用水和景观用水。为减少植保用药污染,在湿地周边种植无刺芦苇、水葱等鸟宿林和浆果类植物,用于招鸟养禽,生物植保。


经过建设者12年艰苦努力,山青水秀的大乳山已是人们向往的知名度美誉度很高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大乳山景区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十佳休闲胜地”、“中国旅游品牌十大景区”、“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山东省十大齐鲁文化新地标”、“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最美中国(山东)最佳休闲度假景区”、“全国养生养老示范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级海洋公园”等荣誉称号,并被选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疗养度假基地、中华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015年11月,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由国家发改委牵头,20多个部委共同制作的专题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将大乳山景区作为中国生态修复的典范,推介给国际社会,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10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极大的提升了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价值,塑造了景区生态品牌的公信力。


2016年6月16日,中国网发表了我国著名报告文学家李延国和王模的长篇力作《绿色的承诺—共产党员刘新利的中国梦》,记述了董事长刘新利修复生态、保护地球母亲的感人事迹。新华网、党建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几十家媒体纷纷刊登转发,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中国网又相继在新闻头条刊登了网友撰写的《刘新利:一个为绿色信仰奋斗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未来》等文章,对《绿色的承诺》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景区生态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也曾多次在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播出。今年中央电视台报道中称大乳山的绿色发展“令国际社会为之惊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3月,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绿色发展大乳山生态修复课题组”,以《绿色发展公益性目标与经营性路径的模式探索》为题,总结了大乳山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经验,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写“要报”建议作为成功模式向全国推广。


        作者:旅游者赵文波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