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洋垃圾宣战——APEC沿海城市海洋垃圾管理国际研讨会综述
■本报记者赵婧
一城春色半城花,半顷波涛拥海来。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厦门会晤时曾赞誉“厦门是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在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深入讨论全球海洋垃圾管理问题,似乎别有寓意。11月4日,APEC沿海城市海洋垃圾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厦门举行。会上,一项项数据不时地刺激与会者的神经——
80%的海洋垃圾来自陆地,80%的海洋垃圾成分是极难降解的塑料。
在智利,每年消费34亿个塑料袋,相当于每人每年使用200个。平均每个塑料袋使用时间大约为15分钟~30分钟,而每个塑料袋需要花费超过400年的时间才能降解。
每年全球平均有800万吨的塑料倾倒入海,相当于每一分钟向大海倾倒1卡车的塑料垃圾。
……
大家痛心海洋垃圾的污染严重状况,担忧海洋微塑料对人类生命的威胁,急切呼吁全球治理体系快速启动。
海洋几乎成为“塑料世界”
近年来,海洋垃圾管理逐渐成为国际海洋领域的新兴议题,海洋垃圾问题也得到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东盟峰会等多边机制也逐渐将海洋垃圾问题纳入讨论框架。
全球192个沿海国家每年向海洋输入的海洋垃圾大约在400万吨~ 1270万吨。“以如今的海洋垃圾污染增长频率,到2050年,全球海洋垃圾的重量甚至会超过海洋鱼类的比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菊英说。
海洋垃圾无处不在,在大洋中部、沿海区域甚至南北极都存在污染物。这些海洋垃圾分布在海岸线、海滩、床、表层海水、深海海底,其中80%是塑料垃圾。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海洋监测处副处长池政豪列举了塑料垃圾的一项污染数据:目前全世界海洋漂浮塑料垃圾估计高达5.25万亿片、26.9万吨之多,海洋几乎成了一个“塑料世界”。
海洋塑料垃圾影响环境,造成视觉污染,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甚至危害人类健康、威胁航行安全等。“100%的海龟类、66%的海鸟类、超过25%的鱼类都受到海洋塑料垃圾的影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潘钟说,这些海洋生物又会以食物的形式进入人体。塑料垃圾非常难降解,并可在水体、空气中流动、迁移,这些给海洋垃圾管理提出了挑战。
污染侵蚀海洋最“微”处
微塑料也是此次研讨会上高频的讨论话题。所谓海洋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颗粒和小球,被称为“海洋中的PM2.5”。
大块塑料垃圾在海浪和紫外线的作用下破碎形成塑料碎片,个人护理品和清洁剂中的磨砂颗粒、涂层面料上的合成纤维碎片和工业生产使用的研磨抛光材料等都含有微塑料。
“合成纤维衣物每洗一次,就有1000多个微塑料颗粒释放到水中。如今,在饮用水、啤酒、食盐、贝类等食品中,都发现了微塑料颗粒。然而,微塑料的成分极其复杂,我们对于微塑料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王菊英说。
潘钟说:“通过对厦门海湾的鱼类研究发现,微塑料对鱼类胚胎会产生极大影响,使其成功孵化率下降,患病的比率升高。”
“海洋生物不仅能直接摄食微塑料,还能通过捕食间接吞食。”王菊英所在的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近年来一直在开展对微塑料的研究。
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研究员刘正华说:“如何将微塑料尤其是纳米级的塑料从海洋中清除,既需要技术创新,又需要很长的时间。”
目前,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已经开始研究、监控微塑料。据池政豪介绍,中国2015年开展了微塑料检测方法、环境影响、管理对策等研究。2016年以来,组织开展了海洋微塑料试点监测,包括海滩微塑料监测、近海关键断面海面漂浮微塑料监测、生物体微塑料监测、河口微塑料监测。2017年,国家海洋局依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了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研究中心。
共享治理经验 共同防治污染
会上,来自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代表也介绍了本国、本地区海洋垃圾现状以及管理实践。
来自泰国自然资源和环境部海洋与沿海司的素丽·萨塔普敏说:“2015年,美国《科学》杂志对各国海洋垃圾总量进行了一个排名,泰国排第6位,这令我国政府更加意识到海洋垃圾防治、管理问题。”她表示,在海洋垃圾治理方面,泰国特别注重社区参与,同时让渔业、旅游业从业者们也参与其中。
韩国海洋环境管理公团的睦珍星说,过去20年,韩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海洋垃圾管理。首先开展了以清理海岸线垃圾为目标的项目,其后清理范围从海岸带拓展到海底、海面。在第一个海洋环境管理行动5年计划的基础上,2014年~2018年韩国开展了全国海洋垃圾管理5年计划,由第一个5年以治理为重点,转移到第2个5年的以预防为主要目标。
印度尼西亚的“垃圾银行”吸引了与会者的兴趣。印尼哈桑努丁大学海洋科学系海洋污染与生态毒理学教授阿克巴·塔希尔介绍说,印尼的100多个城市有几千家规模不同的“垃圾银行”,民众将漂流的塑料垃圾或其他垃圾等送至“垃圾银行”,可换取大米、学费等。尤其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更倾向于去“垃圾银行”交换。
智利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则采用经济机制的形式以减少垃圾的产生。智利环境保护和海洋污染部卡罗莱纳·瓦尔德本尼托说,在智利,要求润滑油、电子设备、汽车电池、包装材料、轮胎、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要对产品垃圾进行管理,减少垃圾产生,增加循环利用。
澳大利亚唐加罗瓦蓝色基金会总经理海蒂·泰勒介绍了澳大利亚海洋垃圾倡议机制是如何处理海洋垃圾的:他们经常性地开展海岸带清洁活动,并对垃圾进行分类、采集生产商数据、建立垃圾数据库等,通过这些可追根溯源,进而加强对垃圾管辖区域和生产商的管理。
香港环境保护署高级环境保护主任谭美仪说,香港成立了跨部门海岸带清洁工作组,引入了生产者责任计划,设立24小时渔船垃圾回收服务等,同时监控海岸生态系统、当地水文环境、清洁程度、清洁频率等。
会上,一些企业、公益组织的代表也都谈及海洋垃圾处理实践。戴尔亚太及日本地区总裁埃维·瑞·艾介绍了大规模使用可再生塑料的尝试,厦门陆海拾尚公司运营经理李依琳展示了经过加工处理的海滩垃圾制成的观音像,国能中电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白云峰介绍了利用垃圾供能发电等方法。
与会嘉宾还呼吁APEC经济体提出海洋垃圾减量、管理计划,并从政策、机制、技术、科研、教育等层面提出了诸多建议。正如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陈越在研讨会开幕式上所说,APEC是一个官、产、学合作和工商界参与的经济合作机构,应该鼓励政府、企业、社会及相关各方各司其职,加强对防治海洋垃圾的政策引导、科学研究和资金投入,充分利用APEC这一平台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海洋垃圾防治体系。......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1122/703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