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开展海洋鱼类“标记”放流工作
来源:旅顺口区海洋与渔业局 发布时间:2017-07-31 16:37:36
近年来,旅顺口区不断加大增殖放流工作力度,尤其重视对增殖放流效果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这项工作切实惠及民生和改善海洋环境。
7月25日,1万尾注射了荧光标记的褐牙鲆鱼苗和3万尾黑裙鱼苗被放流到旅顺口区铁山街道陈家村附近的人工鱼礁公益海域。旅顺口区成为大连市首批通过人工标记的方式对增殖放流效果进行回捕率调查实验的地区,本次实验将为海洋牧场建设和增殖放流工作成效提供科学数据。
褐牙鲆是大连地区常见鱼类,也是旅顺口区主要放流品种之一。褐牙鲆洄游范围小,适合在礁区放流。这次标记放流选择规格在8到12厘米的大鱼苗,人工在褐牙鲆的“无眼面”皮下注射荧光剂,将形成一个通过肉眼和荧光手电可以明显分辨的荧光标记。黑裙鱼苗长成回捕上岸后,可以剪下鱼鳍与已经留存的亲鱼鱼鳍经行DNA遗传育种对比,开展放流效果研究。预计次年七八月份开始进行回捕率调查。
这次褐牙鲆标记放流实验和黑鱼鱼苗成功繁育并放流,将有利于增殖放流品种的增加,提高效果评估的准确性,为下一步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和苗种资源。......查看原文: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332028.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