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涛 李文平
福建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792公里,近6万艘渔船停泊分散,海上执法监管难度很大,亟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全面监管。7月14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与三亚海兰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近海雷达综合监控系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工作与高新技术深度融合,有望全面提升该省的执法监管能力。
近海雷达综合监控系统是集成小目标雷达、光电跟踪、海上通讯等高科技设备的信息系统,具有全天候、全时域、全方位主动探测等特点。通过多站部署,将全面、有效覆盖福建省25海里范围内的大中型船舶,实现跟踪识别。可通过信息互补、信息校验、信息统一,为决策支持、行动部署提供实时、准确、可靠的技术支撑,为海上安全生产、近海渔业管理、海洋监察、防御灾害性天气、海上应急搜救、重大活动安保等提供及时可靠的服务,并为打击近海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用海等综合执法行动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通过雷达和光电设备对海上移动和固定目标进行主动监控,尤其对近海非法捕捞、采砂作业船舶以及其他未安装或关闭终端设备不开机的船舶能够实现有效探测和跟踪,弥补了现有系统不能对终端设备不开机的船舶进行实时监控的不足。
据悉,该项目由海兰寰宇自筹资金近1亿元,在福建规划建设39座雷达站点。预计年内完成基础建设,明年投入使用。
三亚海兰寰宇此前已在海南、浙江等沿海地区实现近海雷达网的示范应用。随着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双方将携手助推福建海洋与渔业信息化建设,深化在海洋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助力科技兴海。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申万秋表示,公司有着多年的海洋监测领域实践经验,并在业务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在与客户合作过程中了解到,海洋管理部门不仅需要装备,更需要基于该装备的应用与服务。为此,海兰信与中海油等企业达成共识,建立了三亚海兰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装备与系统、搭建平台,以满足客户需求。目前,公司正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创新模式,逐步建设中国全方位的海洋立体监测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718/680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