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解析中国海军将领执掌南部战区:绝不牺牲南海权益

来源:参考军事   发布时间:2017-07-05 16:22:14 

参考消息网7月5日报道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6月9日刊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李楠撰写的文章《南部战区司令部与中国的海上战略》称,2017年1月,人们长期预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层改组发生了。解放军海军及其3个舰队分别获得了新的司令员。引起较少注意的但却更加重要的是,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前司令员袁誉柏将军取代王教成将军担任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部司令员。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任命一名海军军官指挥解放军的一个军区作战司令部的多军种部队。最重要的是,他的任命表明,中国的军事态势从大陆防卫转向海上安全以及南部战区作为解放军主要海上作战舞台的重要性。

发展中的海上战略

任命海军军官指挥解放军南部战区的主要理由涉及中国海上战略的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解放军必须准备进行全面核战争,以抵御可能来自北方的苏联的入侵。按照这种大陆上的以防御为中心的军事战略,解放军海军的作用由于其有限的实力,沦为通过沿海防御支援陆上作战,以减缓苏联入侵的速度。

1985年,随着中苏联关系改善,解放军开始实施“战略转型”,从准备一场针对苏联入侵的大规模战争,转变为准备应对中国边境地区的一场“局部战争”。因此,“近岸防御”概念被“近海积极防御”战略所取代。按照这项新战略,解放军海军主要不是支援陆上作战,而是必须把自己建设成一个能够在自己的海上空间中,即中国的3个近海区域南海、东海和黄海实施独立和高效作战的“战略军种”。

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的海上战略已经整合了“远海护卫”概念。按照这一概念,解放军海军必须开发能够维护中国海外利益的实力,包括“海外能源和资源、海上战略通道、海外中国投资和海外中国公民以及法律实体的安全”。虽然“近海积极防御”和“远海护卫”构成中国海军力量扩张的基础,但近海安全之所以被认为是近期重点,主要因其靠近中国本土并对其实际安全具有核心重要性。

2015年年底开始的解放军改组基本上是改变解放军以陆军为中心的性质的一项努力,这种性质是一项以大陆防卫为中心的军事战略占主导地位的结果。这些改革适应了解放军海空实力的不断扩展,以便为中国新确定的利益,尤其是近海利益提供安全保障。例如,建立了一个解放军陆军司令部,以便从解放军的军区作战司令部手中接管管理陆军部队的职责,以使后者能够通过融合来自非陆军军种的更多军官,实现真正的整合。

与军区系统不同,包含海上战略导向的3个新建立的解放军战区(南部、东部和北部战区)的指挥官在军种背景方面比较均衡,空军、海军和陆军分别占有三分之一的职位。任命袁誉柏指挥南部战区使这种趋势得到巩固。

精兵简政聚焦南海

把解放军军区作战司令部从7个军区改组成5个战区司令部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这些司令部之间的任务重叠。

有几大原因说明为什么南部战区成为任命一位海军军官担任司令员的第一个解放军战区司令部。首先,南海横亘在把东亚与印度洋连接起来的至为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上。东亚各国经济,包括中国经济,严重依赖这一海上通道运输能源、原材料和贸易产品。这些海上通道的安全和控制权不仅是这些经济体在和平时期正常运作所必不可少的,而且也对爆发危机和战争时“获得自主权”十分重要。虽然黄海和东海分别构成解放军北部和东部战区的海上作战空间,并拥有重要的海上通道,但它们在战略重要性上与南海不能相提并论。

其次,中国分析人士还认为,南海是部署中国的战略弹道导弹潜艇的理想场所。与陆基核威慑相比,海基核威慑被认为更可信,因为它更隐蔽更有可能在第一次核打击中幸存下来。这些核潜艇在安全限度内在大洋中潜水越深,其在对手的反潜作战能力面前就越隐蔽。

黄海的平均水深只有40米——太浅,无法隐藏中国的战略弹道导弹潜艇。东海的平均水深为350米,靠近冲绳海槽的深度可达2000米。这样的深度非常适合于战略弹道导弹潜艇的部署。解放军东部战区的众多岸基空军和海军基地也能够为战略弹道导弹潜艇提供保护。然而,由于黄海靠近日本和美军基地,以及这些基地有效的反潜战能力,所以该地区不适合于战略弹道导弹潜艇巡逻。例如,美日的反潜能力能够使中国的战略弹道导弹潜艇陷入暴露和容易遭受打击的状态,从而削弱其可信性。相比之下,南海的平均水深是1200米。构成第一岛链的各国相对弱小,也不拥有强大的反潜战平台来抵御中国的潜艇。与黄海和东海相比,南海显然是部署中国的海基核能力的更安全的场所。

中国分析人士还认为,南海足够深和宽,也足够开放,可以容纳解放军海军的重型水面战舰。除了相对深度外,南海还包含一个大约35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该海域也相当开放,可以进出西太平洋,因为构成第一岛链的国家缺乏对过境海峡的有效的情报、监视和侦察以及海军封锁能力。相比之下,黄海和东海的范围则要小得多,仅分别覆盖38万平方公里和77万平方公里。这些海域通常是狭窄的和部分封闭的。例如,西太平洋的数个海峡在和平时期受到日本海上自卫队强大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的严密监测,在爆发危机和战争时期则可能会被其有效封锁。

绝不牺牲南海权益

解放军在如何实施作战问题上的新思维还可能揭示了,解放军海军为什么把南海视为作战的理想场所。例如,解放军的作战现在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理念为指针。这一理念凸显了将解放军的不同军种融入能够实施多重空间和不同距离上的部署与驻扎的系统。这一作战体系最近通过一个信息系统或C4ISR架构实现联网并得到加强,因而能够获得战场上的基于透明度的“信息优势”,从而使多军种力量的同步与并肩作战成为可能,因而获得“战场主动权”来应对敌手。

这一理念反映在海上作战领域,可以解释解放军通过建造和部署包括航母在内的大量主要水面舰只来完善海上作战体系的企图。解放军分析人士认为,基于航母的战斗群是理想的海上作战体系。在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和核攻击潜艇的护卫下,这一作战体系能够实施空中作战、水面打击、潜艇和反潜战作战、防空和导弹防御,以及电子战和网络战。如果通过一个通用的信息系统充分融合,所有单个的武器平台不仅能够共同构成应对敌手的作战合力,而且能够提供支援和护卫,以减少彼此的薄弱环节。

例如,一艘孤立的水面舰只或潜艇可能容易受到军机、导弹和潜艇攻击。然而,如果实现基于航母的作战体系之中的一体化,这种脆弱性就可以得到减轻。例如,一艘航母提供能够竞争空中优势的空中实力,并为水面作战提供空中掩护。这些空中实力还可以应对敌方的空中反潜战能力,从而护卫自己一方的潜艇作战。此外,航母的空中反潜战能力还可以用来对付敌方的潜艇,从而为自己的水面舰只和潜艇提供护卫。同时,战斗群的水面和水下护卫还能减轻航母本身的薄弱性。具有深度、宽广度和开放性的南海由于战略上的纵深,是实施这种“海上作战体系”的理想场所。

最后,几年来,中国在南沙群岛中其所控制的岛礁上实施了广泛的清淤和造岛工程,并在南沙和西沙群岛修筑和升级了空军基地、停机坪、港口、雷达和通信设施。而美国海军则已在该地区实施对抗措施,如在中国控制的南海岛屿和岛礁附近进行的“航行自由”和飞越行动。南沙群岛距离海南岛南端约1000公里,西沙群岛则距离大约340公里。要给这些面临美国海军严峻挑战的十分分散的海上边境前哨站和设施提供保护,显然必须具备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力量投送能力和可持续能力。相比之下,黄海和东海比较靠近中国大陆。当台湾问题和东海上的钓鱼岛问题引起紧张局势时,防止局势严重升级的“红线”也仍然比较明确,因而使紧张局势更具可预见性和可控性。

结束语

在解放军历史上,任命一名海军军官指挥一个战区是空前的,因而进一步证实了中国的军事态势从大陆防卫向海上安全的转变。此外,袁誉柏将军作为南方战区司令部司令的职位也显示出南海在解放军眼中的相对重要性,尤其是作为其日益壮大的战略弹道导弹潜艇力量的适当堡垒及其不断扩充的水面舰队的理想作战空间。(编译/尹宏义)

1499151342378.jpg

   资料图:南沙海域,美军“沃斯堡”号战舰(前)与中国海军054A盐城舰(后方)。......查看原文: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70705/2167794_4.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