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区劣质海水面积减少三成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6-13 14:54:12 

   本报讯(记者 吕宁 通讯员 秦晓光)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近日向社会发布《2016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公报》显示,2016年,东海区海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近岸以外海水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近岸局部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超标较为严重,春夏秋冬四季东海区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是33658、24229、36119和38114平方公里,分别占近岸海域的28%、20%、30%和32%,与2011年~2015年夏季平均值相比,东海区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减少31%。 

  2016年东海区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基本稳定。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苏北浅滩滩涂湿地、长江口河口、乐清湾海湾和闽东沿岸海湾4个监控区处于亚健康状态,杭州湾生态监控区依然处于不健康状态。

  2016年,东海区新获批3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监测表明,东海区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保护对象和环境状况基本稳定。

  2016年,东海区赤潮、绿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依然存在。绿潮最大覆盖面积较去年减少24%。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影响面积有所增加,全年发现赤潮37次,累计影响面积约5714平方公里,没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其中在浙江温州苍南和舟山朱家尖海域发现两起有害赤潮。

  监测表明,东海区海水放射性水平均处于本底范围内,未现异常。

  陆源污染物排放对近岸局部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长江、闽江、瓯江、钱塘江等36条主要入海河流的监测表明,全年不符合监测断面功能区水质标准的河流有22条,占61%,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沿岸111个入海排污口的监督性监测表明,33%的排污口设置在农渔业区、旅游休闲娱乐区、海洋保护区等敏感区周边。监测的入海排污口污水排放总量约36.1亿吨,污染物排放总量约31.1万吨。

  监测的重点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海水增养殖的功能要求。海洋倾废、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涉海工程等,未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及其他海上活动产生明显影响,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区环境保护要求。......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613/67208.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