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持续整治海域海岛成效显现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6-06 16:40:24 

本报讯(记者 安海燕 通讯员 姜慧婕) 6月2日,河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成果。自2010年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启动以来,海洋环境状况稳定向好,去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达到一、二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由2012年的61.6%升至79.7%。

  河北省海洋局总工程师肖桂珍介绍,河北大陆岸线487公里,管辖海域7227.76平方公里,海岛13个,海岛陆域面积36平方公里。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有效缓解自然景观受损、生态功能退化和环境质量恶化趋势,7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共争取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12亿元,地方投入配套经费近10亿元,组织实施了海域海岛整治修复工程43项。

  通过修复沙滩,整修海岛、海水示范养殖区等,整治修复岸线18.2公里,新增沙滩面积49公倾。海岛退养还滩268公倾,修复岛体617公倾。建立各类生态养殖示范区95.9公倾。

  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农业面源、工业点源、市政污染和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关停污染企业360家,淘汰落后生产线25条。治理畜禽养殖场498个,推广清洁种植技术76万亩,建成清洁示范村365个。

  重点兼顾入海河口区域的综合整治。整治入海河流10条,实施入海河口海域及海岸带整治修复示范工程,清淤169.5万立方米,整治河口岸线1.84公里,建造河口海岸绿地3.7公倾。

  扩大海岸带植被覆盖率和湿地面积。实施淤泥质海岸带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构建植被13.3公倾,形成3个稳定植物群落,植被覆盖率达90%。实施典型滨海湿地整治修复工程,退养还湿8.9平方公里,清淤2000万立方米,建设生态护岸15公里,营造海岸景观带。

  建立立体环境监测网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实施海洋典型生态灾害防控工程,建立船载、浮标、岸基、空天四位一体监视监测体系,构建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精细化预警预报系统,有效降低赤潮、褐潮等海洋生态灾害影响。

  搞好岸滩生态管理养护。推广河长制、滩长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落实环保责任,加强已整治修复沙滩管护,严控砂质海岸人工建筑物建设和不合理的海岸、海洋工程,及时养护沙滩,维系和提升沙滩浴场水质。

  河北省海洋局专职副局长孙大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国家海洋局大力推进“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重大工程,河北将主动作为,进一步强化省市县陆海统筹、标本兼治的理念,继续深入推进综合整治,进一步调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大量应用新技术,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606/67163.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