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召开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7-06-02 19:12:12 

■王洋


  近日,第10届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召开,北极八国外长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宣布,芬兰正式接替美国成为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会议回顾了美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工作成果,并为芬兰担任主席国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指导。同时,北极八国部长签署了《费尔班克斯宣言》。

  两年一届的部长级会议是北极理事会召开的最高级别会议。此次会议的看点颇多,首先是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出席会议。自2011年起,美国国务卿开始连续参加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之前民主党执政时期政治传统的摒弃和对气候问题的态度,是否派出国务卿参会一直受到外界的关注。此次蒂勒森的出席,说明北极事务已经进入了特朗普的视野范围。在会上,蒂勒森也表示:“北极理事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论坛,我们可以在这里寻求合作。美国担任主席国的经历,也增强了我们继续参与北极理事会工作的决心。”

  其次是北极八国部长签署了《北极加强科学国际合作协议》。该协议将有助于促进人员、设备和材料进入北极科学研究区,并为青年科学家及学生提供培训机会。这是继2011年《北极搜救协定》和2013年《北极海洋石油污染预防和应对合作协议》之后,北极八国在北极理事会框架下签署的第三个具有约束性的协议。由于北极理事会的论坛性质,各项协议虽然具有约束性但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即便如此,该合作协议的签署也表明北极理事会进一步加强了北极的区域合作。

  第三是接纳新观察员。在此次会议上,北极理事会共接纳了7个新观察员。除瑞士为主权国家外,其余6个均为国际组织,分别是西北欧理事会、海洋环境保护组织、国家地理学会、奥斯陆—巴黎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海洋探测理事会。这是2013年基律纳部长级会议之后,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再次纳新。瑞士在2015年就曾尝试成为观察员,但并未成功。除瑞士外,土耳其、希腊等国也都尝试申请成为观察员,这说明了北极地区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作为新任轮值主席国,芬兰在会议召开之前就公布了任职期间的4个优先事项,分别为环境保护、互联互通、气象合作以及教育。芬兰历来是加强北极合作的有力倡导者。1989年9月,在芬兰政府的提议和召集下,北极八国派出代表召开了第一届北极环境保护协商会议,共同探讨通过国际合作来保护北极环境。1991年6月,北极八国在芬兰罗瓦涅米签署了《北极环境保护宣言》。在这一过程中,芬兰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协调作用,北极理事会也正是在《北极环境保护宣言》的基础上成立的。

  与两年前的伊魁特部长级会议相比,今年的费尔班克斯部长级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签署了新的协议,完成了观察员纳新,这一切都是北极理事会成员间合作的结果,表明了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正由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的紧张态势逐步趋向缓和。虽然北极理事会始终坚持只讨论北极事务,但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也很容易受到其他地区局势的影响,2015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未出席伊魁特部长级会议。此次北极八国外长齐聚费尔班克斯,拉夫罗夫在参会之前还飞往华盛顿与特朗普进行会面,而且在会议期间还与加拿大外长弗里兰进行了交谈,这些都说明了北极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重要合作领域,北极理事会则为双方提供了交流和磋商的有效平台。......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70602/67155.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