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港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 转型升级提供发展新动力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始发港之一,铁山港注定有着不平凡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下午冒雨考察了铁山港公用码头,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很重要,一定要把北部湾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广西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扩大开放合作多做贡献。
总书记的到来给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带来了鼓舞和激励。“铁山港将以此为契机,‘释放海的潜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海洋报》记者4月27日在铁山港码头采访时,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何小龙如是说。
要想富 先建港
“总书记说,这里区位条件好、前景广阔。确实如此。”何小龙介绍,铁山港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因千古良港而得名,是桂东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按照广西区政府规划,铁山港作为广西北部湾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港口物流、布局重大临海工业、拓展对外贸易的重点区域。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铁山港插上腾飞的翅膀,引领了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何小龙说,“当时,铁山港获得临时口岸开放资格,大型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等企业纷纷进驻工业园,拉动了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长。据统计,铁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10年的117万吨,已经增长到2016年的2200万吨。”
目前,铁山港区已经成为北海市的重要工业基地,铁山港(临海)工业区也是广西最大的临海工业区,经铁路可辐射中国西南、中南地区,海上经北部湾可扩大与东盟乃至世界各地的开放合作。
经广西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核准,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已成为广西唯一一家税收过百亿元的工业园区。2016年,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的总产值超过731亿元,涉海经济蓬勃发展。
转型升级 发展涉海经济
随着铁山港涉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为扩大开放合作多做贡献?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转型升级。
为着力实施北海工业转型升级,今年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将加速推进石油化工和临港新材料两大千亿元产业,推动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影响力、辐射带动力强的千亿元产业。在加速推进两大千亿元产业的同时,工业区还将加快临港型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能源、船舶修造等传统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林纸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延伸纸制品、包装、印刷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广西液化天然气项目冷能综合利用、储能新材料、光伏发电等新兴产业项目,拓展港口机械、海洋装备等海洋产业。
何小龙介绍,目前,进驻工业区的企业已达50家,其中石化产业20家,临港新材料产业7家,林纸一体化、广西液化天然气等新兴产业23家。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有3家,超10亿元的企业有6家,世界500强企业有3家。“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创新发展带来新活力
在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的同时,也为铁山港带来了新的课题。
“如何写好新篇章,对我们而言就是要创新现代港口物流模式。”何小龙说,“这包含了信息、金融、服务等所有内容的叠加,也对我们技术的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何小龙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来铁山港码头,对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铁山港工业区起点高、条件好,要在规划、发展、建设等方面认真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借着总书记来这里考察的契机,铁山港将全力搞活口岸开放,充分挖掘港口优势,实现大港口、大物流,构建面向东盟乃至全世界的区域性国际产业合作新高地,为北海乃至广西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