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中国的第33次南极考察》(全文)

来源:微信   发布时间:2017-04-13 09:32:42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指示精神,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南极事业的部署,按照国家南极考察计划,国家海洋局组织国内相关部门和单位,组建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积极履行国际公约要求,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考察任务,为“十三五”南极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述

经批准,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由328名队员组成。以“雪龙”号船自2016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为标志,以2017年4月11日返回上海为截止,历时161天。

期间,考察队重点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海洋酸化、生物多样性等科学问题,围绕海洋学、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地质、生物、天文等领域,在东南极长城站,西南极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开展考察作业,其中,“雪龙”号船搭载194名队员,开展第三次环南极航行,在罗斯海、普里兹湾和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等区域执行海洋综合考察,实施罗斯海新站选址前期工作,航行3.1万海里。“海洋六号”船搭载72名队员,首次在南极半岛附近海域开展海洋地质调查等工作。目前仍有33名队员在南极坚守岗位,执行越冬考察任务。

二、重要成果

(一)罗斯海新建站选址工作顺利完成;

(二)我国首个南极冰盖机场选址、勘察工作圆满完成;

(三)“雪鹰601”固定翼飞机首次降落南极冰盖最高点,实现了业务化飞行;

(四)“海洋六号”科考船首次参加南极科考;

(五)“雪龙”号船到达南纬78°41'罗斯海水域,刷新了全球科考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端记录。

三、科学考察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围绕“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等国家专项任务,以陆基、海基、空基为平台开展了相关科学考察。

(一)南极大陆考察(陆基)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及附近区域、内陆行进沿线中,采用高精度的调查方法,开展了海洋、大气、地质、环境、冰川等23项科学考察项目,共采集1198个数据及样本,新增加21个长期监测点,昆仑站深冰芯钻探深度146.21米,钻进总深度突破800米,为认知当前地球气候及推演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南大洋考察(海基)

“雪龙”号船考察完成8条海洋断面、97个站位的海洋观测工作,采集了571个数据及样本,完成了600千米的地球物理测线,回收并布放13个长期纪录观测仪器,初步构建了我国南大洋典型海域监测体系。

“海洋六号”船在南极半岛海域开展地质科学考察,完成46个站位观测工作,完成多道地震测量1420千米,多波束测量5475千米,浅剖测量3925千米,取得丰硕成果。

(三)航空考察(空基)

“雪鹰601”固定翼飞机成功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机场起降,并实现业务化飞行,在飞行沿线开展冰雷达、重力、航空摄影测量等多项航空遥感观测,共完成科研测线18条,总计测线航程31880千米,覆盖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拓展了我国在南极大陆的数据获取范围。无人机考察成功完成约10平方千米的航空遥感数据采集,获取多项关键数据。

四、后勤保障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投入“雪龙”号、“海洋六号”考察船两艘,“雪鹰601”固定翼飞机1架、直升机2架、雪地车9辆及雪橇33部,运输2100吨物资,完成工程建设项目9项,勘察我国首个南极冰盖机场预选址区域约3平方千米。“雪鹰601”固定翼飞机执行任务115天,累计飞行距离超过11.5万千米。直升机组共完成291个架次。

“雪龙”号船4次安全穿越西风带,冰区航行共计2564海里;“海洋六号”船2次穿越西风带。国家海洋局共制作了53期海冰服务信息以及130幅海冰遥感分析图,发布气象预报170份,成功施放探空气球84次;长城站、中山站每日发布短期气象预报;有效保障了“雪龙”号船和“海洋六号”船的海洋航行、大洋作业、物资运输的顺利开展。

五、罗斯海新站选址

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在罗斯海区域进行了第5次新建考察站选址调查,重点勘察恩克斯堡岛(难言岛)、伯德角、马布尔角、布朗半岛及新港角5个区域,完成了地质调查、基础测绘、动植物分布调查、海冰及气象分析、环境本底及建筑环境调查等7项工作,为我国确定罗斯海区域新站站址提供了科学依据。

六、国际合作

(一)倡导绿色考察

多年来,我国积极践行《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等相关国际公约要求,注重环境管理,保护南极环境。第33次南极考察队坚持开展考察站站区及周边环境的治理,拆除废弃设施,清理工程材料、废弃物等,并运回国处置。

(二)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33次南极考察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累积派出和接纳人员13人,与新西兰、智利、泰国、葡萄牙、乌拉圭等开展了罗斯海冰架联合钻探、南极半岛地质及生物联合考察、南极乔治王岛地质构造演化和鱼类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与智利举办了国际研讨会。

深化东南极航空网络建设与协作,与澳大利亚、俄罗斯进行航空合作,完成了航空遥感飞行、中外人员运送和野外科学设备运输的任务。

七、南极文化建设

秉承“传递友谊,深化合作”的宗旨,积极推进南极文化建设,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在中山站主办南极拉斯曼丘陵第一届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站区注重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与各国考察站间的文化交流,举办“南极大学”系列科学讲座24讲。

附图: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示意图(含雪龙船环行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