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修订交通安全法 核潜艇入我海域都得上浮

来源:前沿军事、央广军情   发布时间:2017-02-27 17:14:30 

3399323040d562f14b38c615a6037407.jpg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现在属于是第三大武器国家,位列第一的是美国,第二位的是俄罗斯,虽然中国的武器水平在技术上不及美俄两国,但是在研发项目数量上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地大物博赋予了中国军队不一样的战斗空间。

35438f95c997b0c2cb2e9af9814c4d9c.jpg

  近日,有关报道称中国起草了关于经过我国领海潜艇必须上浮的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由此可见中国的反潜技术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领土不容侵占,但是先进的隐身潜艇能够抵近我国海域窃取信息,如果我们的反潜能力不够很容易被对方得手,可是现在我们国家却要求外国潜艇经过时必须上浮,这也是从侧面上证实了中国的反潜能力。

49e6b8029e54a1f1f1e768a2b607dc5a.jpg

  有报道称中国“岸基光纤线列阵水声综合探测系统”能够精准锁定潜入中国周边海域的潜艇,包括美国最先进的潜艇,该系统结合了海岸远程和中程海洋监视雷达,以及海洋监视卫星,能够全方位立体的监控祖国海域安全,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海域探测系统,不过中国在编队舰艇方面的提升空间还是非常可观的。

aa53321d26d7d01655655ca02a6cbca4.jpg

  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号核潜艇秘密靠近我国海岸,监视并收集中国舰艇的活动信息,不过中国的新反潜系统上线之后该核潜艇再次靠近中国的机会恐怕就没有了。当然,美国也在针对中国的岛链航道下安防了“水声声呐阵”,同样对中国潜艇进行了全面侦测。

6c5405eba396e8c362e23792ff5e4831.jpg

中国在海域安全方面下的功夫非常大,而且研制舰艇的技术也是在不断的提高当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海域的安全不会在受到任何的威胁。
  相关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外国船只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中国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海上交通安全的需要,可以在领海内划定并公布特定水域,暂停外国籍船舶的无害通过。外国籍潜水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应当在海面航行,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军事观察员尹卓认为,征求意见稿关于航行通过的修订内容借鉴了各国经验,且符合相关国际法规,能够进一步规范相关舰船在中国领海内的通航行为,维护海洋安全。
  这些规定都是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公海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法法规来确定。虽然美国认为,它的军舰如果采取“无害通过”就可以随意通过他国领海,但是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是拒绝这样一种带有霸权性质的“无害通过”。
  征求意见稿中,我们明确提出,进入中国领海的外国船舶必须尊重中国的规定。这对维护我国沿海航线的安全非常重要,比如在东海、黄海,水深都在几十米左右,如果水下有潜航器,很可能跟船舶发生碰撞。
  美国核潜艇跟日本民船发生碰撞已经不止一次,最严重的一次,它把日本一艘装有实习学生的船碰沉,导致一百多人死亡。这样惨痛的例子说明,军舰在海上航行也必须遵守避碰章程的系列规定。
  我国的沿海航线中散布着很多岛礁,外国的潜航器、侦察船、包括潜艇在这里进行侦察,很可能对我们的渔船、民船和大型商船造成直接损害。所以我国为了海洋安全,对外国船只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岸基光纤线列阵水声综合探测系统
  岸基光纤线列阵水声综合探测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海声学与海洋综合观测实验站布放,是国家“863”重点项目。该系统专门用于水下静音潜艇的侦测,对打造中国自己的反潜链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特点:
  这个系统的要点就是“岸基光纤线列阵水声综合探测系统”,也就是“水下声音侦查评估分析系统”。美国军事专家认为,中国的这种系统就如同美国在中国海军进出第一、二岛链的航道上布设的“水声声呐阵”一样,是一种专门用来对付敌对国家静音潜艇的侦察系统。
  这种系统是由分布在关键海域的多个固定水声感应器阵组成水下侦查网络,它们分别将自己侦测到的声音数据通过海底光纤传输到基地的中央电脑处理器上,有专门的经验丰富的声呐分析人员进行认真地分析比对,从而精确确定水下目标的方位、型别、国别和各类动态参数,随后就可以通知己方的反潜力量执行准确的跟踪或者攻击任务。
  这套系统能够精确锁定在南海及其附近海域水下秘密运行的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美国海军核动力潜艇的行踪,如果这套系统再结合中国海军专门建立的至少五个海岸远程和中程海洋监视雷达站组成的水面情报系统,以及中国前几年发射的海洋监视卫星组成海洋监视网络,则中国海军就具有了立体监控黄海、东海和南海的能力。
  研发历史:
  2009年4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海声学与水声测量船水声测量船海洋综合观测实验站”正式挂牌成立。不久后,开始布放“863”重点项目“岸基光纤线列阵水声综合探测系统”。
  2010年1月4日,系统成功布放完毕。整个系统建成后,将组成由岸基光纤线列阵水声综合探测系统、陆地地面卫星接收站,以及空天探测卫星编织成的一张循天、遁地、潜海的网,形成大纵深方式涵盖整个被探测区域的各个角度新格局。......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focus/2017-02-27/39020.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