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探|当蓝色经济区遇到“一带一路” 核心青岛将迎巨变
青岛是一座海岸线漫长、山脉众多、水域面积辽阔、岛屿星罗棋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拥有百年工业积淀的制造业名城,无论是城市人文风貌,还是GDP迈过万亿的经济实力,都在向世人展示一个充满活力、发展潜力惊人的青岛。除此之外,它还有两个重要的“名字”: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龙头”城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型城市。
当蓝色经济区的核心青岛遇到“一带一路”,这座城市的未来将迎来怎样的改变?2月22日,青岛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任振在揭开青岛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情况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想要知道的答案。
核心地位从何得来?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范围南起日照市,北至滨州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和滨州七市以及临沂市莒南、淄博市高青、德州市乐陵、庆云四县市的全部行政范围。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成为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目标。
其中,确认将经济实力最强的青岛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区别于蓝色经济区的“实力决定地位”,青岛成为“一带一路”枢纽则是含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早在1600年前的东晋高僧法显,经陆上丝绸之路,赴古印度寻求真经,10年之后沿海上丝绸之路,途径孟加拉湾、苏门答腊、南海、台湾海峡,最终北上登陆青岛,归国后写成《佛国记》,留下了关于“一带一路”的珍贵历史印记。
时间拨至公元623年,唐朝在青岛胶州湾北岸设立板桥镇,开启了我国与东北亚国家海上贸易的大门,“海上丝绸之路”北线从这里起航;到了宋朝,又在此设置了北方唯一具有海关职能的“市舶司”,随后板桥镇发展成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希霍芬陆续出版的《中国》一书,提出了“丝绸之路”的表述,指出青岛胶州湾是“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一扇门户”。
回到现代,2013年,习大大接连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引起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三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中国走向世界,逐步成为世界最强音,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提升国际合作、加强全球治理的一套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提升国际合作、加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应运而生。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给予地理位置优越、历史底蕴深厚的青岛重要发展机遇。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青岛主动出击,寻找打开这条希望之路的“钥匙”,进一步打造成为面向日韩、辐射东南亚、路连中亚欧的“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
大数据:蓝色经济区的“青岛作为”
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基础,凭借独有的区域、产业、科技优势, 傲视群雄。在国家批复的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中定位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城市。下面透过数据,揭开青岛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
青岛拥有近海海域8445平方公里,天然港湾49处,海岸线长711公里,胶州湾、董家口、鳌山湾等是优良天然港址,拥有“山、海、城、文、商”有机结合的旅游资源优势。青岛地理位置优越,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与大连、天津相邻,南与连云港、上海相接,向西延伸至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有利于加强与国内外经济联系与合作。
海洋经济发展规模庞大
青岛作为蓝色经济的领军城市。据官方数据显示,到2016年,青岛海洋经济总量突破2500亿元大关,达到2515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达到全市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
海洋渔业。在册远洋渔企,2013年仅有1家,2016年达到了31家。远洋渔船,2013年仅有10艘,2016年发展壮大到了171艘;滨海旅游大项目的相继建成和邮轮经济的崛起,在不断地丰富着青岛海洋旅游的业态,去年实现增加值477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19%,居各行业之首。
海洋设备制造业。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引领下,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海洋设备制造业稳步推进,去年实现增加值428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的17%,居第二位。
海洋科技优势明显
2013年底,青岛获批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积极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建成8个功能实验室;统筹“蛟龙号”、“科学号”、“向阳红01号”等一批世界领先的海洋科考装置与船舶,建立了国家级深远海大型科考船队与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发起大洋钻探船建设计划;建成全球海洋科研领域最快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启动实施了“鳌山人才”计划,面向全球汇聚海洋领域高端人才。
继海洋国家实验室后,青岛在2014年又获批全国唯一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从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为下一步我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目前该中心已建成8个专业领域分中心并投入运营。海洋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2016年全市海洋技术交易额12.31亿元,同比增长184.95%。依托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青岛获批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培养与国际技术转移机构接轨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在培育海洋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青岛聚焦海洋上下游产业链,重点建设哈工程科技园、“海洋U+”、明月海藻科技和海生灵创客邦等14家海洋领域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在水下机器人、海洋大数据、海洋工程装备等方面,孵化培育了青岛特瑞安海洋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美吉海洋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涉海领域科技型企业。
青岛还组建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总规模2526.25万元,累计投资项目11个,金额2921.5万元。通过引入专业基金管理团队,助力全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青岛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塑造更多新优势,董家口新港城的建设亦产生了新能量,由此,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高速发展,据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稳居全球第七位,再创历史新高。同时经营绩效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青岛港在集装箱方面全年增开集装箱新航线20条,取得业绩在全国港口首屈一指。值得一提的是“王牌”董家口港区,包括摩科瑞通用码头、45万吨原油码头等6个码头10个泊位正式投产,新增通过能力4500多万吨。
此外,青岛港在干散货方面,40万吨大矿船靠泊占进入国内大船总数的70%,混矿业务量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在液体散货方面,以山东地炼进口原油资质许可为契机,吸引新国际大贸易商、国内大公司落户青岛,液体散货吞吐量保持两位数强劲增长,占山东口岸地炼进口油市场份额的一半。
国家使命:当蓝色的青岛遇到“一带一路”
当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青岛,迎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将迸发出惊人的力量。青岛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双节点城市,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是同时涉及“一带”和“一路”的少数城市之一。
2016上半年数据
此外,青岛还是沿黄河流域最大的出海口,向西可经新亚欧大陆桥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中亚五国,向东可通达东北亚地区,青岛港连接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是联通“一带一路”的重要港口枢纽。从先发优势看,青岛是国家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从经贸往来看,青岛已经和74个沿线国家地区开展经贸往来。
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曾说“青岛要争当‘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军,要担负起国家使命和城市责任。”,随着打造国家“一带一路”枢纽城市战略规划的逐步实施,11个大项目入选国家“一带一路”重点项目,87个项目落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规模近900亿的系列基金助力企业出海,在19个国家举行25场“丝路对话”……青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硕果累累。
青企走出去成亮点
即建设“一带一路”工作以来,青岛市重点推动了海尔鲁巴经济区、海信南非工业园等17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项目建设,涉及家电、橡胶、纺织、资源、农业、建材等领域,投资总规模达60多亿美元。森麒麟轮胎公司、金王集团、即发集团等民营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也不断做大做强,纷纷在海外投资建设了生产基地。
海尔鲁巴经济区
同时,青岛市还重点培育推广“青建+”等走出去融合发展模式创新;目前,青建集团已带动150多家中小企业“走出去”,并先后与海尔、澳柯玛、利群集团等20多家企业签署代理代销合作协议,在非洲科特迪瓦等国家设立青岛名牌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未来迎巨变,“大格局”青岛来了
青岛“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青岛要强化“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功能,突出海、陆、空港和信息港多港联动,创新自由贸易体制机制,提升国际大通道功能,建设海陆综合枢纽。整合优化港口功能,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以胶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为契机提升面向日韩的空中门户功能,建设欧亚大通道多式联运中心,创新自由贸易体制机制。
航运发展成为青岛在未来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其中“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青岛新机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青岛市稳步推进新机场建设相关建设,争取2019年转场运营。期间,青岛市会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为新机场建成运营做好铺垫。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和国际知名航空物流公司,加密日韩航线,新增伦敦、洛杉矶、温哥华、墨尔本、莫斯科等欧美重要门户城市国际直达航线,提升航空枢纽功能。开辟空港综合保税区和货运专区,拓展全货运航空。争取对外开放“第五航权”。到2020年,预计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2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