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军舰入列 更厉害了我的中国海军!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某新型训练舰戚a继光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2月21日上午在大连旅顺某军港举行,标志着该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序列,将为海军高素质新型指挥人才培养和对外军事交流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
视频:我国新型训练舰入列海军
我国新型训练舰“戚继光舰”入列海军
21日上午10时,戚继光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正式开始。海军副司令员田中中将向该舰授予了八一军旗和海军旗,并颁发命名证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严正明少将宣布了舰名、舷号和命令。
据海军戚继光舰舰长叶开华介绍,与上一代训练舰相比,戚继光舰平台作用更加凸显,装备有先进的教学训练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实习效率。更加贴近部队实际,武器装备与当前主流装备功能一致,能够加速学员与一线部队的对接。
戚继光舰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 可承担多种军事任务
据了解,戚继光舰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舰长约163米,宽约22米,满载排水量9000余吨,最高航速22节,可满足抗12级风要求,是目前海军吨位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专业训练舰。
该舰设备先进,功能齐全, 性能优越,配备多套由我国自主研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教学装备,通过网络教学终端实现编队训练、对抗演练、协同等网上推演功能,可保障400多名海军学员或官兵完成航海业务、舰艇航行与操纵、舰艇共同科目等近、远海实习任务,还可承担出国访问、海外撤侨、重大自然灾害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
相关阅读
盘点世界著名海军训练舰
训练舰是各国海军院校学员认识海洋、了解海军、强化舰艇技能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多艘训练舰艇,主要隶属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某训练舰支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远洋航海训练舰郑和舰和国防动员训练舰世昌舰。
“中国军校第一舰”——郑和舰
郑和舰于1987年入列服役,已驰骋海疆30多万海里,是海军单舰航程最远、在航率最高、所经海区港口和出访次数最多的舰艇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郑和舰保障过4万多名海军学员实习训练,现役海军军官中,每3人中就有2人曾在舰上实习,被誉为“中国军校第一舰”。
可变身“海上流动医院”的世昌舰
世昌舰于1996年入列海军,用民族英雄邓世昌名字命名。与郑和舰相比,世昌舰吨位更大,功能更多,除航海训练以外,还具备直升机训练、医疗救护、国防动员等多种功能。特别是加装医疗模块和病房模块后,迅速变身“海上流动医院”,可供10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海上医疗救护演练。
除中国海军外,其他国家的海军也装备了训练舰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
俄罗斯斯莫尔尼级训练舰:
1976年服役,标准排水量6500吨,最多可保障350名学员随舰实习。
英国百眼巨人号航空训练舰:
原为滚装货船,后被英国改装成为航空训练舰。该舰标准排水量18000多吨,可搭载12架固定翼舰载机和6架反潜直升机。该舰既可作为航空训练舰,又可作为指挥舰、支援舰或医院船。
瑞典卡尔斯克鲁纳级训练舰:
1982年服役,标准排水量3300吨,可搭载136名受训学员。该舰适合冰区航行,不仅可用作训练舰,也可变身布雷舰、指挥舰、支援舰和教练鱼雷靶舰。
瑞典卡尔斯克鲁纳级训练舰:
1982年服役,标准排水量3300吨,可搭载136名受训学员。该舰适合冰区航行,不仅可用作训练舰,也可变身布雷舰、指挥舰、支援舰和教练鱼雷靶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