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云成
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小岛屿国家因地理、人口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如低海拔、人口稀少、资源匮乏等)影响,成为世界上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大多数小岛屿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相关基本数据收集和海岛本底调查都有待推进,同时由于受教育水平、国家影响力等因素的影响,诚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克里斯蒂·艾比教授所言:“这些海岛正在遭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却无法有效应对。他们的碳排放总量非常少,因此在没有任何额外资助情况下,让他们承担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负担,这并不公平。”
为了提升小岛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自2010年起,世界卫生组织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开始帮助太平洋海岛国家和地区进行气候变化健康影响方面的脆弱性评估,并提出实施适当的策略以管控这些风险。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太平洋岛国人类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该报告旨在呈现太平洋海岛国家气候变化和健康应对议题中所发现的研究证据、情况分析和建议,供决策者和政策建议者、健康专家、科学家、社区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考。
世卫组织在报告中认为,正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了气候变化。这些变化影响了人类健康,且多数是能够避免的。在脆弱性评估结果中,世卫组织列举了一些直接影响:如洪水、干旱、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食源性疾病、病媒传染病、水源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外伤性损伤,也列举了营养不良等间接影响,以及精神心理健康等长期性和弥漫性影响。
该报告强调,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制度,需要在多个领域采取优先行动,如治理政策、能力开发、综合风险监测和早期预警等。这些具体举措在各海岛国家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要因地制宜。
该报告指出,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海岛社区居民失去土地和工作。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农渔业减产……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61215/642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