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两院院士为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12-14 14:17:29 

与会代表合影、亲切交谈 记者 黄冉 摄


  12月13日,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大会,总结“十二五”海洋科技工作成绩,部署“十三五”时期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并向29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颁发“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本报记者就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创新采访了部分与会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仁和:

  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安全、资源开发等都需要海洋科技创新的支持。目前,我国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应加强基础研究,在基础研究中找出规律,把规律转化为知识,从而推进我国原创科技成果的产生。原创科技成果产生的重点在人才,年轻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应沉下心来,从基础工作做起,不能一味模仿发达国家成果,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立志成为世界先进海洋科技的领跑者。在这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做好协同工作,尊重知识产权,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中国科学院院士 胡敦欣:

  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关键。1982年,我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留学回国时,我国海洋人才及其匮乏,海洋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如今,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迅速,急需大量海洋人才。可喜的是,我国已有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海洋专业,每年有大批涉海专业毕业生投身到海洋事业中。如何激励年轻人从事海洋研究,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教育年轻人立下投身海洋科技、奉献海洋事业的志向,让他们意识到海洋事业是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崇高事业,这是未来海洋教育工作的重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建勋:

  很荣幸能参加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大会,并得到终身海洋贡献奖。海洋人才培养应注重让年轻人在重大的海洋科技项目中锻炼。早年的海洋通信技术主要利用声呐技术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研究一种可以替代声呐技术的极低频技术。2010年该项研究正式立项,我作为首席科学家,和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开展项目研发,许多教授、学生参与进来。经过6年的研究,该项目成果已经成为军民融合的典范,为海洋开发做出了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年轻的海洋科技工作者成长很快,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未来,相信他们可以在海洋通信研究领域有更大作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景山:

  自197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后,中国开始了海洋卫星的自主研发之路,目前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与海洋人的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海洋卫星建设需要创新驱动,尤其是在海洋信息、遥感通讯等方面,从事海洋工作的科技人员要努力发展前端科技,建立海洋动态信息库。海洋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支撑,需要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型人才。需要多领域的共同努力与合作,才能跻身国际海洋卫星科技前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保荣:

  创新是个老话题又是个新事物,海洋科技自始至终都要将创新放在首要位置上,海洋工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同时,陆地上的科研技术在许多方面与海洋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立新: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更加充分、全面。认知海洋是整个海洋规划、发展的基础。海洋强国梦的实现需要深度认知海洋,需要海洋科技创新给予支撑。《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年~2020年)》的发布,为我国更好地认识海洋、开发海洋指明了方向,符合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精神。在海洋科技创新发展进程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核心。建议“十三五”期间,我国应在海洋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下功夫,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等海洋研究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趋势良好,许多高校和大型国企都在海洋上有所投入,应考虑建立一个协同创新机制,让科学与技术更好地对接,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更好地对接。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家彪:

  创新是海洋事业发展非常重要的驱动力。海洋创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融入每个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血液中。科技创新既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也是海洋管理提升的方式,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不可或缺的方式。

  人才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核心。目前我国急需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海洋二所作为国家海洋局的一个试点,通过走访大量海洋高校和科研机构,制定出一套管理机制,分别针对高端人才、创新人才、外聘人才3类人才制订了方案。希望通过这套机制,能够吸引一批具有国际思维的中坚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强以人才培养为主的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创造出更加显著的创新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国洪:

  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重大创新成果较少,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短板之一。我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培养的不足。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应告别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不能一味地为了论文、成果而搞科研。要强化科研工作者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加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培养造就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型创业人才……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61214/64213.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