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雨淋
渔民老曾两次上门
泉州惠安崇武,渔民老曾一大早带着渔船检验相关证书,急匆匆赶往当地渔港监督部门——他的渔船还没有进行渔港签证。眼下正是捕捞时节,时间就是金钱,老曾心急如焚。
在渔港监督部门,接待他的是泉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直属一大队执法人员张其元。张其元认真地检查了老曾带来的相关材料,发现少了3本职务渔业船员适任证书。按照规定,证书不齐不能办理。张其元耐心地向老曾说明了情况。心急的老曾以为张其元在刁难他,大声说:“证书我都有啦,能不能先帮我办理。”
张其元继续耐心说明,态度友好而亲切。慢慢地,老曾理解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然后,他马上赶回去补齐相关证书。等到下午老曾再赶到渔港监督部门时,已经是下班之后了。但张其元还在等着,在确认相关证书齐全之后,张其元为老曾办理了渔港签证。
像这样的事情,张其元不知道做了多少。
个人代表执法者形象
在渔港,执法人员大多身处渔区一线,天天与渔民群众打交道,个人的一 言一行都代表着海洋与渔业执法人员的形象。
自从1997年从部队转业到渔港监督部门之后,刚到渔港监督部门的张其元严格依法办事,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导致一些渔民对他产生误解,以为他是故意找麻烦,个别渔民甚至对执法工作产生了抵抗情绪。为此,张其元十分苦恼。
后来张其元慢慢发现,渔民“讨海”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抢风头,赶风尾”,常年咸水泼脸,挣的是辛苦钱。换位思考,张其元认识到,作为人民公仆更应该做好服务。
于是,张其元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对上门办事的渔民主动服务,材料完整“马上就办”,材料欠缺的,耐心解释相关法律法规,让渔民群众做到心中有数。经过努力,之前对张其元产生误解的渔民都转变了态度,自觉配合张其元的工作。张其元把执法矛盾化解在日常工作中,无形之中推动了整个执法工作有序开展。
用行动践行文明执法
在承担渔港监督工作的同时,张其元还负责渔业船舶检验工作。渔业船舶检验是渔业安全生产的首道门槛,直接关系着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船检过程中,张其元始终严格按照渔船检验相关法规和检验规则,认真做好渔船营运检验,提高验船质量,确保渔船处于安全适航状态。
有些渔民安全意识不强,在日常的生产作业中,会根据需求对渔船进行改装。这种改装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碰到这种情况,张其元总是反复向渔民宣传船检法规和政策,反复阐述有了安全才有了利益保障的道理,直到渔民听取建议,接受整改。
提起张其元,泉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直属一大队的大队长尤泽周说:“认识老张好多年,他性格比较内敛,为人处事非常稳重,平时话不多。他乐于帮助渔民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又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渔船出海成本很高,船检过程中因为渔民的改装需要整改的,无形中更是加重了渔民的负担。个别渔民托关系,找门路,试图‘闯黄灯’,‘打擦边球’,但是这些在老张这边都是走不通的。老张肯定会用公正检验、严格把关的实际行动告诫渔民,不按规范,随意改装,影响安全的,按照法律规定坚决不能发证。”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