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科学增殖放流 生态效益显现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6-11-10 15:10:55 

日前,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消息称,今年以来,该省沿海及内陆江河湖泊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80余次,投放各类经济、特色和珍稀物种30多种、超30亿尾(只、粒),已完成今年增殖放流目标任务。

  据悉,“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不断加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力度,每年放流规模均在5亿尾以上。2014年以来,省海洋与渔业厅实施“百姓富、生态美”福建海洋生态·渔业资源保护十大行动,通过建立政府引导、生态补偿、企业捐赠、个人参与的机制,2014年、2015年放流规模分别达20.56亿尾、35.2亿尾。

  为不断完善科学长效增殖放流活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出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根据不同种苗的生长特点对增殖放流的时间、水域、规格作出明确安排。据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福建省放流的水生生物物种主要有大黄鱼、真鲷、花鲈、长毛对虾、日本对虾、菲律宾蛤仔、西施舌、海蜇等海水品种,以及中国鲎等珍稀濒危物种。而常见的红耳彩龟、下口鲇等外来物种则禁止放流。福建省适宜增殖放流的重点水域包括三沙湾等13个海湾和平潭海坛海峡,池塘、重度污染水域则不适宜开展增殖放流。

  该负责人介绍说,增殖放流活动不同于民间放生,需根据相关法规科学开展,放流物种主要是具有公有性特征、以洄游性鱼类为重点的游泳动物,包括主要经济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地方特有物种。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否则外来物种会排挤有益种类,降低物种多样性,导致生态失衡或引发病害。

  多年的增殖放流生态效益正在逐步显现。目前……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61110/63614.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