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海洋意识指数报告首次公布,结果你猜猜看?

来源:掌上海洋   发布时间:2016-11-07 17:37:13 

受国家海洋局宣传主管部门委托,由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编制的《2016年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研究报告》今日在厦门国际海洋周发布。报告首次将互联网大数据和线下调查数据相结合,对我国31个省区市民众的海洋意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客观了解我国海洋意识水平、支撑政府海洋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评估结果显示,全国各省区市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60.02,刚刚达到及格水平。北京以84分高居榜首,上海、天津紧随其后,分别位居第23位。内陆省份四川表现突出,位居第9位。海南、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6沿海省份表现优秀,进入前10名。其余21省均在及格线以下,其中沿海省份河北得分较低,位居第22位,内陆省份新疆、青海、西藏排名最后。总体来看,我国多数省份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得分偏低,国民海洋意识提升工作意义重大。

国家海洋局办公室王斌副主任介绍海洋意识调查指数情况

图为北京大学王继民教授

据课题组组长北京大学王继民教授介绍,我国国民海洋意识水平与地理位置和海洋经济水平高度相关,部分地区国民海洋意识存在认知水平高、参与程度低的特点,民众海洋知识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域和人群差异。从地域范围来看,国民海洋意识基本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逐步递减的趋势。东部沿海地区海洋意识最强,其次是东北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海洋意识最弱。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与海洋意识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海洋经济的重要性越突出,民众也就越重视海洋,海洋意识也就越高。从海洋意识本身来看,东北和中部地区民众对海洋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认知水平与东部地区无明显差异,然而在网络中参与涉海问题的讨论上,东北和中部地区民众则不够积极,与东部存在一定差距。此外,西部地区民众的海洋知识明显低于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男性的海洋政治意识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的海洋文化意识则高于男性。

课题组方面表示,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由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与测算方法构成。国民海洋意识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专家论证与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建立而成,由海洋自然、经济、文化、政治意识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组成。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利用搜索行为、微博评论、新闻评论等互联网大数据和线下调查数据,对我国31个省区市民众的海洋意识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课题组力求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调查评估体系,全面、客观、科学的监测我国海洋意识发展变化趋势,为我国海洋强国软实力的增强提供决策依据。……查看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QzMjAxMQ==&mid=2653337149&idx=1&sn=55b0d9def8a359357b456c8b67cd27f6&chksm=8457cf59b320464f82da1661dda5ab35a26c326eb729d3c816fdc5e9f793205ba6119a6c55c7&mpshare=1&scene=23&srcid=1107cVC68U9b8iM0yLFPZS5s#rd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