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驻守南海0.01平方公里小岛 缺维生素皮下淤血

来源:中国国防报   发布时间:2016-10-11 10:25:00 

 9月初,三沙警备区司令部参谋江峰带着战士赵斌和廖光杰坐了20多个小时的船来到鸭公岛。在这座面积只有0.01平方公里的海岛上,3名官兵需要驻守45天,完成鸭公岛及附近岛礁上的民兵训练任务。

  三沙警备区组建以来,因为民兵常驻岛礁作业生产,交通不便,警备区就定期派官兵背上背囊逐个小岛组织训练。“上渔船、上小岛、上一线,这是警备区每名官兵的自觉行动!”江峰自豪地说。因为经常在海上训练,体验“日光浴”,江峰和两名战士在这里驻训不到10天,就晒得比岛上的渔民还要黑。

  在西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天天堂、七日人间,十天地狱。但凡上西沙,一开始都被美景吸引,时间久了就有些习惯不了西沙艰苦的生活环境。鸭公岛是一座珊瑚岛,高温、高盐、高湿、高辐射,食物、蔬菜和淡水都是10天左右一班的补给船从海南岛送上来。因为长时间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缺少维生素,3名官兵的牙龈充血肿胀,严重的甚至皮下淤血,皮肤也青一块紫一块的。江峰说话的时候,能明显地看到他的嘴唇裂开了好几个小口子,伤口里隐隐有着血丝。

  相比于内地,这里的训练场可以说是极其简陋。民兵们脚底下都是礁石,连一块平整的地方都没有。因为地面不平整,本来按照身高排列的队形竟也高低起伏起来。负责训练的班长赵斌笑着说:“没关系,这才是三沙民兵训练的特别之处嘛!

  三沙民兵训练的特别之处还在住宿。用木板搭起来的两米出头的矮棚子是宿舍,一块木板铺上一张凉席就是床,所有的家电就是一个小风扇。

  三沙民兵训练的特别之处还在任务内容。官兵们除了要完成民兵基础课目训练、海洋政策法规讲解、卫生救护及通信器材操作等实用性较强的训练外,还肩负一项任务就是搜集雨水。

  鸭公岛没有淡水,有时候遇到台风天气,半个月、一个月没有……查看原文:http://mil.huanqiu.com/china/2016-10/9533691.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