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这么下去只能吃螃蟹了,把吃小螃蟹的鱼捕得差不多了,螃蟹没了天敌,可不就多嘛”。
9月12日,嵊泗县老渔民叶存通一边吃午饭一边说。餐桌上,摆着贻贝、螃蟹、海螺,还有一盘小杂鱼、一盘章鱼段。
当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问及是否听过 “东海无鱼”一说时,这个高个精瘦的老渔民从竹椅上站起来,指着东海大声说,“这还用听说啊,我最有发言权了呀,再这么下去东海就是无鱼的荒漠!”
2016年3月,农业部部长韩长斌在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上直言,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近海鱼类产卵场遭到严重破坏,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出现了“东海无鱼”的水域荒漠化现象。
浙江舟山嵊泗县是全国十大渔业县之一,有“东海鱼仓”的美誉。62岁的叶存通,还记得东海渔业的繁盛时期。他说,在大黄鱼渔汛的时候,70多米深的大海,有30多米厚都是鱼。
而如今,叶存通已经转业上岸养贻贝。在渔船上当大副的儿子叶建海则感叹,渔业资源的衰退仍在加剧,“有时一网下去会捕空”。
面对严峻的形势,曾经当过船长、仍被称为“叶老大”的叶存通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东海全面禁渔两年。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等鱼苗长大了再补啊,不能小的也不放过”。他甚至乐观地想象,禁渔两年后,会重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盛况。
但官方另有措施。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唐议向澎湃新闻介绍,农业部正在起草海洋渔业资源总量控制方案,“十三五”期间(2016—2020),要在沿海各省开展捕捞限额管理试点。
而嵊泗则一直在进行削减渔船、转业渔民的工作。 “十三五”期间,嵊泗县将减少减渔船200艘,占浙江全省减少出海捕捞的渔船的8%,涉及生计渔民852人。
从前“大海有30多米厚都是鱼”
枸杞岛是一个靠近公海的东海离岛,属于嵊泗列岛的一部分。
站在环岛公路上,远眺是碧波万倾,几艘万吨级货轮的轮廓模糊在海天相接之际。
岛上错落有致的民宅,依山势而建,大门的朝向虽然不一,但每一家看出去都能望见那片大海。
叶存通住在岛上的里西村,生于斯、长于斯,也捕于斯,只是他已“上岸”近20年。
他今年62岁,个子很高,穿着一条破旧的棕色裤子,经常挽起一条裤腿至膝盖,露出精瘦的和裤子差不多颜色的腿。他大声地笑着说,这样的装束才是个渔民。
嵊泗渔业资源由盛转衰,……查看原文:http://www.zgsc123.com/show-109-125504-1.htmlhttp://www.zgsc123.com/show-109-125504-1.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