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提出 着力拓展深海空间 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本报讯(记者 赵婧)“十三五”期间,我国深海探测战略科技领域创新能力将跻身先进国家行列,形成一批原创性、前沿性理论成果与核心技术,有效支撑服务海洋强国战略。这是国土资源部近日印发的《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十三五”期间要以深地、深海、深空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构建向地球深部进军、向深海空间拓展和深空对地观测的国土资源战略科技新格局。
这一国土资源领域的重点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按照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加快建立深海地质调查勘查理论和技术体系,着力突破深海探测的关键技术,提升深海资源探测、开发和利用能力,不断拓展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空间。
《规划》提出,要推进深海矿产资源勘查。发展深海资源勘查理论与技术,围绕实施深海安全战略的科技需求,加大海洋矿产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海底综合调查技术研究。加强海域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研制深远海油气及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装备,开展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原理与开采基础研究。重点突破制约我国在深海领域发展能力的深海运载、探测、战略资源开发等核心共性关键技术,推进核心装备研发。
开展海洋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和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研究。加强海洋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开展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总结与集成。开展重点海域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海洋资源勘探开发、重大工程建设、环境综合保护等地学关键问题。全面厘定我国四大海区的地层和构造格架。开展重点经济区和岛礁区的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查清工作图幅海域的综合地质状况,查明地质构造特征、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等。开展岛礁区生态环境研究,建立岛礁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围绕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等重要经济区,开展海岸带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矿产资源等综合调查与评价,深化我国海岸带资源环境状况和地质问题研究。开展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评价研究,建立海岸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系统,构建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强化海洋环境与极地观测研究。发展近海环境质量监测传感器和仪器系统、深远海动力环境长期持续观测重点仪器装备,自主研发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模式,研究解决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平台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极地冰雪、海洋、大气、生态......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