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出口最糟:巴沙鱼国内热炒,罗非鱼内销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20 12:24:29 


“从过去10多年的情况看,2015年是罗非鱼产业表现最糟的一年。“9月19日,在第十三届罗非鱼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表示,相比2014年,2015年我国罗非鱼出口量变化很小,出口额大幅下跌,未来中国罗非鱼产量是否能够持续增加,将取决于内销是否增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研讨会上,针对内销如何增加,崔和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朱亚平主任提出6点建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朱亚平主任

第一,养殖端需要改变养殖理念,不再一味追求产量的增长,而是关注经济效益,注重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可以考虑引入可追溯体系、第三方质量认证等。

第二,加工商和出口商需要建立区域性的合作组织、合作社,以标准化生产,提高品质,共同开发市场。国内企业应该在罗非鱼产业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提高本土水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消费地位。

第三,可以考虑更多深加工产品,高值化利用低值副产物。目前越南巴沙鱼是罗非鱼的主要竞争对手,而据朱亚平主任介绍,国内不少大型商超出售的巴沙鱼深加工产品价格和销售量都十分可观。然而事实上,同为优质白肉鱼的罗非鱼,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品质,与巴沙鱼相比并无二致。

第四,流通企业应该将视野更多的转向国内,倡导罗非鱼品牌化打造。诸如盱眙小龙虾、阳澄湖大闸蟹等区域品牌,令消费者知道罗非鱼为什么好吃,哪里的罗非鱼好吃。或是水煮鱼、龙利鱼等名菜品牌,打造罗非鱼名菜,并走进寻常百姓家。

第五,大型餐饮连锁品牌同样能够在罗非鱼内销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崔和副会长表示,之所以不少大型连锁餐饮有外来的巴沙鱼也有本土的鲤鱼菜品,却没有用罗非鱼制作的菜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供货特点是加工前处理,标准统一,质量有保障,而罗非鱼现在恰恰缺少一个健康的生产模式作为企业采购的保障。

最后,回到养殖端,在产业转型之际养殖户需要抱团取暖,如果养殖户能够建立区域合作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罗非鱼质量,使区域内鲜活鱼交易价格高于出……查看详情: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295705.htmlhttp://www.shuichan.cc/news_view-29570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