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女王”:没有蓝色海洋,就没有绿色陆地

来源:信息时报(广州)   发布时间:2016-08-29 16:37:38 

由于在海洋探索领域的贡献,西尔维娅·厄尔曾获得一百多项国家级和国际级荣誉——已经累计在海底工作七千多个小时的她,是美国国家海洋气象管理局科学家,也是国家地理学会的常驻探险家。就在2012年,77岁高龄的她仍在美国佛罗里达群岛的“宝瓶宫”海底实验室进行了她职业生涯中的第十次饱和潜水,她以深海潜水1000米的经历,创下了单人轻装潜水的世界纪录。

凭借着对大海的一往深情,她突破性别障碍、年龄羁绊,成为媒体口中独一无二的“深海女王”。如今,已经80岁的她仍然在世界各地奔波,宣传保护海洋的重要意义,她希望对全球海洋保护区进行保护。

海洋污染触目惊心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探索海洋的西尔维娅·厄尔,最能切身感受到海洋的变化,“那时候的大海就如同伊甸园一般。但现在的我们知道,我们正面临着从伊甸园走向失乐园。”

通常是一袭海蓝色的外套,戴着一条贝壳状的项链的西尔维娅,在聚光灯下都是如此从容、自信——无论是在TED 的演讲台中,还是在各国的学术论坛上,西尔维娅经常和人提到的是,现在的海洋正在经历可怕的变化:我们已经捕获、食用了海洋中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大型鱼类;海洋中几乎一半的珊瑚礁已经消失;海水的酸化,导致海洋生物艰难生存,此外,太平洋上空还出现不可思议的大面积氧气空洞。

这一切,在西尔维娅看来,都是人类对海洋丧心病狂掠夺的结果:人类不仅将亿万吨塑料和垃圾排放到海洋里,还用长线捕鱼——钓线的长度可达几十英里,而商业以及小型拖网渔船就像推土机一样刮蚀着海底,将所经之处的一切带走。

为什么要关心海洋?

西尔维娅·厄尔经常说,人类的这些所做作为不仅仅是那些濒临灭绝垂死的生物担心的事,而且也应该是你我担心的事。“我们为什么要关心海洋?如果明天海洋干涸了,对我有什么影响呢?”30多年前,一位美国记者曾向西尔维娅·厄尔如此提问。

这个提问也一直警醒着西尔维娅,“他的提问,促使我思考该如何向大家解释海洋的重要性。”

西尔维娅说,只要人类呼吸,就应该爱护海洋。因为大气中大部分的氧气由海洋微生物产生,它们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和糖类,进而促成了伟大的海洋食物链,并最终推动生物圈发生化学反应。海洋主宰着地球气候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控制着整个地球的化学反应,“可以说,没有蓝色的海洋,就没有绿色的陆地”。

一生都与海洋为伴

西尔维娅·厄尔对海洋的特殊感情来自于经年累月的观察,她一直与海洋为伴——三岁时第一次去海边旅行,她就与大海一见钟情。12岁时,举家搬迁美国东海岸后,家附近的墨西哥湾便成了她的天堂。到了1969年,还是哈佛大学研究员的西尔维娅已经有了一千多个小时的潜水纪录。

而就在这时,美国维京群岛水下实验室招募海底观察员进行为期两周的研究,西尔维娅抵挡不住海洋的诱惑,提交了申请。1970年,美国海军、美国航空航天局等机构共同资助十个五人小组,利用海洋作为实验室进行科学考察。那时候,女性无法申请成为航天员,但是申请成为海底观察员,却没有明确的性别限制。该计划的负责人组建一支纯女性考察组,西尔维娅就是其中之一。“和男观察员一样,我们共同度过了那段史无前例的时光,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了解这个复杂的、海洋自然大世界中的生命”。

宣传海洋更为重要

不过,在那个年代,女性的魅力远比科学探索吸引人得多,大众的热情猎奇反应让西尔维娅手足无措,公众抢着提出诸如“你们在海底涂口红吗?你们在水下用吹风机吗?”等好奇的问题。

当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邀请西尔维娅撰写亲身体验文章时,西尔维娅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但随后她意识到,人们真的对水下生活很感兴趣,也许这是一个契机来激发人们对海洋的兴趣。

如今,她公开发表过一百九十多种科学、技术、大众普及方面的文章,在八十多个国家做过演讲,在几百家电台和电视台中录制过节目。虽然她所获得的任何一项荣誉,都能够成为一般人吹嘘一生的资本,但在公众场合,她对这些总是轻描淡写,生动地描绘着从海面下潜到十米、二十五米、百米、四千五百米直到万米深的海沟,一路上所见的奇妙世界。

“我们以为,鱼类、鲸鱼、蛤蜊、磷虾和其他海洋野生生物在活着的时候,财务成本为零,因此我们可以肆意掠夺,而且捕杀它们后,无须将它们从海洋资产负债表中减去。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从大自然巧取豪夺的一切,终归是要偿还的。”

——西尔维娅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